阅读历史 |

第二百二十九章荀子(2 / 2)

加入书签

这也是墨家终究会失败的关键所在。

这个世界终究是利益构成了,光凭画大便充饥根本没有一点用处,最为关键的是这个‘大饼’还是虚幻的,摸不着、看不见的,比起实实在在的好处,根本无法比较。

所以,儒学绝不可取。

而余下的道家,倒颇合他的心意,可是无奈,对于道家学说他只是浅显的知道一点点,根本没有深入了解,诸多着作经典全在道家天人两宗手中。

天宗不用想了,光凭那一位北冥子大师在,他就不可能冒险潜入天宗,偷学道家经典。

而人宗的逍遥子倒是与他一路人,若是普通请求倒也罢了,这种祖师学说,他一介掌门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

不要看天人二宗争斗激烈,那也只是他们道家内部的事情,他若敢巧取豪夺,说不定两派联起手下,凭目前的韩选一人,极难抵挡。

思来想去,心中颇为烦闷,只能继续研读余下的三分之一的书简。

嗯?这是……

过了半个时辰,韩选轻咦一声,发现被自己拿走的手中的书简,上述着二字‘礼论’。

此乃荀子所着作的学说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荀子以为,天不是神秘莫测、变幻不定,而是有自己不变的规律。这一规律不是神秘的天道,而是自然的必然性,它不依赖于人间的好恶而发生变化。人不可违背这一规律,而只能严格地遵守它。

天道不会因为人的情感或者意志而有所改变,对人的善恶分辨完全漠然置之。荀子对传统的宗教迷信持批判的态度,认为自然的变化与社会的治乱吉凶没有必然的联系。认为祭祀哀悼死者的各种宗教仪式,仅仅是表示“志意思慕之情”,是尽“人道”而非“鬼事”。

比起孔孟之道的‘人之初,性本善’,荀子却提出异议,认为‘人性本恶’,以此为基础,提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就会产生争夺和混乱。制定礼义调节人的,避免纷争,保持安定。

礼有“养”和“别”,“养”即“养人之欲,给人之求”,满足人的物质和需求,“别”即“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两者相互依存。

文章详细分析礼的内容,重点论述丧祭之礼,提出“隆礼”的观点,指出礼是治国的根本,是“人道之极”,“天下从之者治,不从者乱,从之者安,不从者危,从之者存,不从者亡”。

“没想到……”

由于对儒家思想的厌恶,导致韩选其实并不怎么了解儒家各个贤者的学说,如今读了这本《礼论》,不仅叹为观止。

荀子的‘性恶论’还有‘天行有常’,都颇为适合他的胃口,隐隐与他有种不谋而合的感觉。

但是,还是总觉得差了一点……

一点……

他的目光移到了旁边另一本书简上,写着两个字《五蠹》。

始于魔剑生死棋 p

p始于魔剑生死棋 61185dexhtl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