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四十四章 张过的雄心(1 / 2)

加入书签

林灵素沐浴更衣之后,亲自来到上清宝菉宫的山门之外,在棂星门之下迎接正一道天师张过。

虽然昨夜他和霍捕头聊的很晚,但是今天林道长还不能赖床。

正一道天师来访,这可是大事,必须恭敬。

林灵素安身立命的本钱,是自诩道门中人,神仙下凡,所以他尽管深得徽宗喜爱,可以视天下人为无物,却不敢得罪道门中人,更何况来的人是事实上的道门第一人:正一道天师张过。

他和张过,就如鱼和水。

今天张天师不在龙虎山待着,反倒跑来汴梁,来到他的上清宝箓宫,这可是非常稀罕的事,不由得林灵素不慎重。

张过一身绣云的黄衫,头顶簪花的黄冠,手持鎏金的拂尘,脚踩纹金的道履,一派神仙中人的模样,到是和林灵素相差仿佛。

不过比起林神仙的俊秀,张天师多了一份雍容和沉稳。

他这次来汴梁,是为了祖宗基业的事。

正一道是天下第一道门,受宋理宗命,掌管天下所有符箓道。

张过是正一道天师,可说是真正的的道门领袖,虽然他身不在官场,却有着很尊贵的地位。这个地位,就连官家都很尊重,可是没成想折家拿他不当人看。

利国监可是张过的祖宅所在,那里的大半地盘全是老张家的,几百年来,那地方都姓“张”,可是不成想突然之间,不知道折家吃了哪门子药,发了哪门子疯,大老远的从府州跑了过来,直接把好大一片地皮给抢了。

农业时代,最重土地。有钱都不如有地,何况利国监是张过的祖宗基业。

而且折家不但抢了自己的地,还囚禁了堂弟张逊,打伤了亲弟弟张逸,更是杀了好几百口子张家子弟。

这简直就是拿自己不当根葱啊。这还了得!

张过在龙虎山收到了家里大乱的消息,马上就赶回了利国监。

有他坐镇,张逸就有了主心骨,连忙就把事情一五一十的说给了哥哥。

不过说归说,可是说的未必全是实话。

孔夫子著春秋,自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意思是说,阐述而不创作,只是实事求是。

可是孟子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那还是因为孔子的写法包涵了褒贬在里面。这就是著名的的“春秋笔法”。

张逸当然也很擅长这点。他总不能说自己吃了个哑巴亏,被秦牧给坑了。

一切事情,在张逸嘴里说出来,就全是秦牧的错。

张逸被秦牧敲诈了大片的土地,他被放出来之后,当然知道大哥饶不了他,所以他一边通知张过,一边编织借口。

等张过回来之后,张逸已经把这件事打扮的完全符合自己心意了。

张天师了解的经过,就是一个飞扬跋扈的折家,来欺负我们张家这么一个事。

折家看上了利国监的矿产,所以鼓动官家把他家的女婿派来当知

监,然后又让人扮作强盗,一日之间杀光了项家和他们的霸王团。

再然后,秦牧——也就是折家的女婿,设下了阴谋诡计,引诱自己进了衙门,被他以“莫须有”的罪名把自己关押在牢里,同时放出口风,说要杀自己。

这样张家的人马才忍不住冲击大牢,试图劫狱救他。

当然,在这里张逸顺便坑了一把张逊,他跟大哥说,张逊和秦牧是一伙的,是他背后鼓动的家人冲击衙门。

自己是迫不得已,为了保命,才签下了不平等条约。

不签就得死啊!

还别说,这一番讲述,其实和事情真相也差不太多。九真一假,这让聪明如张过也挑不出什么问题来。

现在地是没了,但是堂弟呢?

张逸连忙告诉大哥,张逊还在衙门里面关着。同时他强烈的建议大哥带人去把张逊抢回来——咱张家子弟,怎么能关在牢里呢。

并且张逸自告奋勇的要带队。

张天师果断的拒绝了弟弟如此愚蠢的提议。

带人冲击衙门,那就是造反了。现在是时候吗?你是有人还是有钱?什么都没有还敢造反,岂不是就如张逊一般愚蠢。

以张天师的才具,他怎么会不知道堂弟张逊搞的那些乱事。

在张过看来,归一道就是个笑话。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你不说好好辅佐我,反倒自己扯旗拉起一摊,现在看看结果如何?进监狱了吧。

其蠢如猪!

既然张逊还没死,那也不着急救他,让他先在牢房里面清醒清醒再说。

现在对于张过来说,最要紧的是摸清官家的态度。

利国监是张家的根本,这地方的重要性甚至比龙虎山祖庭还要紧。

因为这个祖庭,只是个名头。正一道最早并不是叫正一道,而是叫“天师道”。当时的祖庭也不是在龙虎山,而是在巴蜀的鹤鸣山。

经过多年的变迁,如今才变成正一道,而祖庭也迁到龙虎山。

张过作为天师,深知什么才是要紧的。人和钱,才是正一道的根本。至于祖庭在哪,并不重要。若是日后自己发展的好,把祖庭安到汴梁皇城之内,谁又能说什么?

自己的人在哪?就是这些张家子弟,现在一下死好几百。

钱在哪?就是徐州利国监。利国监出铁,而铁就是钱。大宋的钱不全是朝廷出的,私人也可以出,只要你有铜矿铁矿,就能铸钱。

所以徐州利国监老家,才是张天师最看重的,因此他才没带着弟弟去龙虎山,也没放弟弟去到处传教,而是特意留下他在老家看守祖业,这也是正一道的根本。

可谁知道弟弟就是这么给自己看家的。

人给看没了,地也看没了。

张天师望着弟弟,那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今日天下已是多事之秋,现在到了风云际会的时刻。大宋最大的敌人,辽国,被新兴的金国所灭,这对张过来说是

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他虽然终日在龙虎山修炼,但是消息一直灵通。天下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张天师认为如今的大宋朝,已经是病入膏肓了。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似鲜花卓锦,烈火烹油,一派红火的样子,但是张过身在朝堂之外,又居江湖之上,反倒是因为不在此山中,更加看的清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