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八十九章 去宁边建设纺织厂(2 / 2)

加入书签

这三条计策各有各的优点,但是也各有各的缺点。

第一条就是扯旗造反。见效快,可是后遗症比较多。只要打了滕县,自己就是反贼了,和张过方腊一样。朝廷不能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面对。

第二条没有造反的危险,可是却有着巨大的隐患。秦牧一直不希望近卫团有土匪的行动方式。

近卫团在秦牧心中,是全新的一支军队,有着崇高的理想和无坚不摧的武力。如果这样的队伍以土匪的面目行动过,即使是迫不得已的一次,也会留下黑历史。

这是秦牧非常在意的,所以秦牧首先就否决了第二条。

现在就剩下第三条和第一条了。

第三条其实是最有利的行动计划。

以百姓为主体,借助百姓的力量,打击地方上的宗族势力,这其实是一举三得。

第一,粮食问题解决了;第二,宗族势力扫清了;第三,近卫团还没有暴露——至少没明面上扯旗造反。

好,那就第三条,虽然时间慢点,但是一点没有后遗症,还占据道德的制高点。

这件事,秦牧批示之后就不再管了。现在已经进入九月份,一整套纺织厂的设备已经生产调试完成,前不久开始发货运送到西北去了。

现在秦牧要带着吴小妹过去,亲自安装调试。纺织厂可以说是事关国计民生。棉花,可以织布,还可以做。没棉花,这两样一件都做不成,现在有了棉花大丰收,秦牧绝不能再耽误了。

纺织厂就建立在宁边。这里是下河套三城最早拿下的地方,也开发的最早,目前来说,发展的也最成熟。

大量的小工厂,养殖场,全新的小区,都比较接近微山湖。

折可求对于这个发展非常的满足。这个全新的城市,是他一手打造出来的,眼前的一切,全是自己想都想不到的美好。

不过当他看到来自微山湖的工人时候,立刻就把自己那点骄傲给丢没了。

他本来以为宁边的机械厂——也就是曾经的铁匠铺,里面的工人已经算是很不错的工人了。

秦牧设计的所有农具,包括修水库用到的工具,全是这些工人打造出来的。秦牧见识过之后也频频点头,认为做的不错。

那时候折可求觉得工人,也就是这个样子了。

可是没想到他在码头接货的时候,看到了微山湖工人的操作,这才让他意识到什么是真正的工人。

纺织厂是一整套设备。这些设备可不是柴油机那么轻便了。

依靠本时空的码头,是没法卸货的。

工人们首先把随船带来的龙门吊给安装在码头,然后一切就进入了微山湖模式。

折可求看着真正的产业工人熟练的操作设备,他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工人,还真不能叫工人。他们充其量不过是手艺高明的匠人。

匠人和工人,完全不是一类。

折可求立刻拉住秦牧说道:“功业,这些工人你可得留给我。”

“折总,”秦牧连忙拒绝道:“这可不行,这些人建好了纺织厂,还要回去继续搞建设,微山湖那边还有大量的厂子要建呢。”

“不行不行,功业,微山湖虽然重要,可是西北同样重要。没有这些工人,纺织厂以后的运营也成问题。有他们在这里我才放心。”

两人就在码头上为了这批工人的归属开始了讨价还价。最终秦牧决定留下一半工人带徒弟,同时折可求也派这里的工匠去微山湖学习。

在建设纺织厂的同时,棉花的采摘也进入了繁忙期。

为了这次棉花采摘,折可求做足了准备。

采摘棉花,要一人腰里扎着一个袋子,然后双手灵巧的把棉花从棉花株上摘下来,扔进袋子。

可是本时空没有袋子。袋子也要布来做,葛巾麻布,都很贵的。就算折可求有钱,不在乎钱,可是西北这地方根本买不到那么多麻布。

折可求的解决办法是编制藤筐。

于是宁边也就有了一个藤器厂。还好这是纯粹的手工业,无需高明的技术支持,所以只要肯堆人手,就一定能造出足够多的藤筐来。

周志安正背着一个藤筐,头上裹着白毛巾,一脑门子汗的在棉田间劳动。

虽然身体非常的辛苦,可是周志安满心都是喜欢。

不只是他,田间所有的农民都非常高兴。这就是棉花呀,这么白,这么软和。

有的人一边摘棉花,一边抽空看看周代表头上的毛巾。

周主任说了,这样的毛巾,就是棉花做的。

这个毛巾的好处,百姓们早就知道了,只是可惜他们第一没钱买,第二也买不到。市场里面根本就没有卖的。

现在可好了。今年获得了大丰收,每家每户的粮食都堆积的满满当当。他们刚卖了夏粮,现在马上就能卖秋粮了。

卖了秋粮,家里就更有钱了。

微山湖的搪瓷产品早就在西北上市了,所以家家户户都已经有了搪瓷洗脸盆,搪瓷杯子,如今周志安的搪瓷系列已经不被人羡慕了。他们只想再要几条毛巾。

毛巾就是棉花做的,饿棉花就在他们每个人的手里。

想到这些,田间的百姓更加拼命的工作。早一日把棉花采摘完成,早一日送到那个纺织厂里面,就早一日能用上毛巾。

美好的前景,就在他们每一个的手上,在大家的勤劳工作中,这让百姓们连劳累都感觉不到了。

他们只有一个念头。

拼命干活,日子会越来越好!

大宋混世魔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