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61 巨大的造价差(1 / 2)

加入书签

学院的新阶梯教室,是京城现在最大的单体建筑之一。

里边为了能保证坐下上千人,并且不影响学生的观看角度,采用了全新的设计方式,没有用到一根立柱!

后世,类似的设计早就不是什么稀罕事情,几千人的宴会厅,随便就没有一根立柱,而且还是多层建筑,不只一层。

在大明来说,多层难度很大,不过解决无立柱单层,相对需要克服的困难小点。

即便如此,在工部建造师眼里,是不可能办到的事。

千百年来,没有柱子,如何做到支撑?

但是,方书安等人做的,自然是惊掉下巴的事情。

无论如何,他们做到了,并且事实摆在眼前。

泰昌并不甘心放弃金丝楠木的形式,但是,省钱两个字,实在是太具有诱惑力。

大明有钱不假,可惜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不可能将钱财都花在修建三大殿之上。脸面重要,百姓吃饱肚子同样重要。

何况,金丝楠木为主体的木制结构建筑,存在着先天缺陷,不耐水火,容易虫蛀腐蚀,已经先后被烧掉两次。

虽然有时候说是天灾,泰昌却不止听到一个声音提起过,或许那些火灾,真的是有人刻意为之,想要在重建当中牟利。

对此类说法,他一点都没放在心上。

三大殿建设的计划,每次不知道要间隔多少年。等到下次修建的时候,最开始放火那些人,说不定已经黄土埋了,于他们而言,没有任何价值。

这几日,三大殿的选择,如芒刺在背,让他十分纠结。

除了涉及到他自己以外,还有万历的因素在其中。

毕竟万历对自己的定位不低,当年嘉靖能修建完成,他自我感觉不差,也想要完成同样的事情。

可惜啊,时间不等人,钱财不等人,最终是抱憾离去。

万历皇帝虽然对他一般,但最后能将大位给自己,还是舐犊情深。

泰昌如此上心三大殿,固然考虑到那是大明的脸面。

可是,真要是跟务实比起来,泰昌宁愿用几百万量去干别的,在修筑大殿之外创造出巨大的价值。

当年隆庆朝,并不和万历皇帝一样好大喜功,办了不少实事,本质上,泰昌更像他爷爷。

另一个关键因素,也就是万历心心念念。

当年,在万历最为光辉的时候,三大殿倒在火灾当中。所以啊,他就希望能在有生之年修好。

可惜,失去张居正这个开源节流的理财能人之后,大明的国库再也没有能恢复,六百万两存银巅峰状态一去不返。

想到此处,他看看手边内阁递上来的条陈,那是对于张居正平反的看法。

虽然有些许阻力,但是问题不大。

最大的担忧,就是要给张居正孙子荫封的事情,能不能成功,还很难说。

一边是官员反对,另一边是他的而后人会不会拒绝。

此事,现在谁都说不准。

“王安,如你是张居正孙子,现在荫封你,会不会接受?”

王安听闻,心里一凛,陛下这是要做决定的时候了。

“朝廷有赏赐,那是为人臣子的荣幸,自然是要感恩戴德。“王安恭恭敬敬的回答。

泰昌愣了片刻,随即摆摆手,“那是你的想法,张居正家人,和一般人不同,他们极有可能,不会接受。“

“那样做,不识抬举啊。”王安和张家后人素不相识,不可能与之站队,他效忠的目标只有泰昌,余者,不是操心的对象。

“他们家也是受过委屈之人啊”泰昌叹息一声,拿起折子,旋即又放下。

看的出来,他的内心是真的纠结。

皇帝也就是皇帝,不会在一件事情上一直纠结下去。“罢了,左右是先帝对不起他们,即便是拂了朕的面子,又如何。”

最后,他终于做出决定,“批红,让内阁去执行。”

“可是,陛下”王安话没有说完,便被泰昌伸手制止,“朕心意已决,无需再劝。”

太监不得干政,皇帝要是问一些问题,他自然能答话,要是做出决定之后,他们在唧唧歪歪,那性质可就不一样了。

王安知道孰轻孰重,便闭口不言,将那奏章用印。

既然此事都做出决定,泰昌也不再纠结,“走吧,摆驾去学院,看看那里。”

人最艰难的时候,是做选择的过程,结果才不是最难的部分。

决定去学院,毫无疑问,就是要去参观那些水泥铸造的建筑,看看在恢弘程度上,是否能和金丝楠的建筑相提并论。

方书安得到消息的时候,刚好也学院处理事情。

听说陛下要来,他高兴的一蹦三尺高。

能来看,也就意味着,对混凝土结构感兴趣,对于三大殿钢混结构代替木结构,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要是能替换,省钱省大发了!

世界主流建筑形式当中,分为几个流派。

木质结构,石料结构,混凝土结构。

木质结构兴起最早,考证的万年以前,已经有木质结构的存在。华夏历史更是将木结构登峰造极,三大殿之类的建筑,几乎就是木结构巅峰。

石料为主的结构,历史稍微比木结构晚一些,在历史的长河明的进展而进化,甚至于在新世纪,依然有石料结构的建筑物在产生。

几种建筑形式比较的话,毫无疑问,木质结构是最快的。

完成前期准备以后,在现场组装,花费的时间很少。

当然了,因为木质结构受限于榫卯结构的精细和对木匠手艺的要求,所以,木质结构的速度并没有甩下混凝土结构多远。

石料结构速度奇慢,尤其是人手不够的时候,一个建筑物的完成,需要几十年。

历史上很多有名的大教堂,因为使用石料,他们的修建周期,往往几十年起步,上百年,几百年工期的也不少。

不过,他最大的好处俱是保存时间久。

因为古巴比伦河古埃及很多建筑采用石料,所以他们能保存几千年而不朽。

至于混凝土的发源,有人说是在古埃及,有人说是古巴比伦,反正算是三种当中最晚的一个。他结合和石料耐久和木料方便修建的特点。尤其是在钢混结构产生以后,依靠着工业带来的巨大原材料优势,和集约化操作方式,竟然具备了超过木质结构的速度。

虽然说,在持久度上,钢混无法与天然石料相比,但在建筑速度优势明显,而与木料比起来,耐久度和大的空间跨度也成为现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