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十八章 穷人别谈梦想(求收藏,求推荐)(1 / 2)

加入书签

这个人,在历史里也不是什么名声响当当的人,可以说,让他埋没在重沙之中的,就是他那跟错了人,以及不明世事了。

倘若这个人跟了刘备孙策曹操任何一个人,也绝对是在史书里有专门传记的人。

而且,这个人还不是凉州人,却是董卓的心腹大将。

这个人就是徐荣。

这位徐荣,可以说是,董卓麾下一颗特别的将星。

徐荣,东汉末年早期统帅,辽东襄平人。公元191年,长沙太守孙坚率豫州诸群兵讨卓。卓先遣将荣、李蒙四出虏掠。荣遇坚于梁,与战、破坚,生禽颍川太守李旻,烹之。

同年,曹公军进至荥阳汴水,遇荣,与战,公兵败。

公元192年,后卓诛,荣改侍汉。李傕、郭汜反,攻长安。司徒王允闻之,乃遣卓故将荣、胡轸击之于新丰。荣战死,轸以众降。

徐荣在三国志内,只有这么寥寥几笔。

在仔细寻找,我们能在《三国志·公孙度传》里,找到这样的内容,“公孙度字升济,本辽东襄平人也。同郡徐荣为董卓中郎将,荐度为辽东太守。”

徐荣,真的是士人少知的将领,但是他的成就,却是后世很多将领都做不到的。

击败了两个人,一个是魏国的奠基者,曹操,而另一个也是江东猛虎孙坚。

这么牛逼的两位大神,都败在了他一人手里,就说明,这个徐荣不简单,即便,那个时候,曹操还没打过几场仗。

这么牛逼的徐荣,公孙昱却未看重徐荣的勇武和作战能力。

后来董卓灭亡,王允那个家伙不懂应时而变化,激得凉州叛军打回长安的时。王允曾派徐荣和胡轸带长安城里的董卓旧部前去迎击,可这些旧部和凉州叛军本就是一家子,由胡轸带着都临阵投降了。只有徐荣宁死不降,战败被杀,其忠心如此。

当然,徐荣的忠不是忠于朝廷,而是忠于职守,这点儿和张辽也很像。

可以说,徐荣是一个不亚于张辽的名将,可惜他没有张辽那么好的运气,他没有遇到明主,就毫无价值的死去了,如一粒微尘,消失在后人的视线里。

命运就是如此弄人,那些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的将星,需要的不仅是才能,也有运气。在那些闪亮的将星背后,不知有多少中途夭折的英才!

“而且,此时的徐荣已然是中郎将级别,一旦将他拉下水。非但可借此事与徐荣结个善缘,更可以令徐荣替自己遮挡住这片风雨……”一想到这些,公孙昱更觉得将徐荣拉下水实在是一桩稳赚不赔的买卖。

当然,拉徐荣下水也不是什么风险都没有。

与如今不过二十余岁、且还只是个并州从事的张辽不同,已然接近四十岁的徐荣,此时已是中郎将级别。公孙昱将一千左右的兵马送与张辽,那属于厚礼。可对于徐荣来说,那便是可有可无的薄礼了。

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徐荣忠于职守的品性。

从徐荣的生平经历来看,他可不是热衷争权夺利的小人。一旦得知公孙昱欲吞并张璋伍宕兵马,即便张璋伍宕两人不轨在先,徐荣也一定会秉公职守,上报此事交由董卓定夺。

那样一来,公孙昱忙里忙外大半天,全都鸡飞蛋打了。

“想送点好处,就是看重人家忠于职守;可又因为人家忠于职守,非但不会收这点好处,还会搅了自己的好事儿……”权衡利弊分析完一切后,公孙昱不由感觉自己的脑仁儿很疼:“这特么还真是个两难命题,比‘生存还是死亡’还难抉择……”

公孙昱万万没想到,管理一个军队也如此的麻烦,果然,一个公司的上司外表光鲜亮丽,背后经历了什么,只有她们自己知道了。

而令公孙昱如此头疼的原因,皆是他在董卓麾下处处被掣肘,一举一动都要深思熟虑。如此夹着尾巴算计,实在让他感觉太熬人了。

“不拉徐荣下水,难道要将曹老板拉来?”排除了徐荣,公孙昱又想到了曹操。

不过,这个念头刚升起就被他否决了:别看曹操如今跟董卓关系好像还不错,但公孙昱知道董卓对曹操,那是跟对自己没啥两样的,都不过在利用而已。在董卓的心中,曹操的分量跟徐荣比起来,实在相差太远。并且,曹操很快就会外逃,那些兵马给了曹操完全就是肉包子打狗。

看着公孙昱在席位上神神叨叨、举棋不定大半天,一旁的许凉有些焦躁起来:“今夜动静不小,公子宜速做决断,若惹得别营前来,我等则进退两难,沦为俎上鱼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