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七十六章 熬过去了(2 / 2)

加入书签

这给了朱祁镇极大的鼓舞。

在他看来,只有能维持这种动员体制,纵然现在遇见八国联军的英军,大明也能用汪洋大海一般的军队将他们给淹没了。

朱祁镇下一步动作,正在酝酿之中了。

当然了,最难熬的日子算是过去了,但是一个问题,还是要解决的。

朱祁镇召见刘定之,一件一件是的讨论。

其实,这几个月里面,最难熬的人,不是朱祁镇,而是刘定之。

朱祁镇在大明朝廷之中,更多是做决策,而不负责具体执行,真正将朱祁镇的意志贯彻下去的人,是内阁为首的官体系。

所以,这几个月的事情,对朱祁镇来说是意志的煎熬。但是对刘定之来说,却是无休止的加班。

刘定之已经在渊阁的值房之中睡了好几个月了。

京察造成了官内部混乱,很多部门的行政效率不可避免的要降低不少。但是这个时候内外有这多事情,特别是赈灾的事情,是万万慢不得的。

这里慢一分钟,下面就有人要饿死。

这样的情况之下,刘定之与内阁班子,虽然不能说是事必躬亲,但大部分事情都是要看上一眼的,不能完全相信下面的人。

因为下面很多人都是新手。

刘定之只能忙,与更忙下去了。

这种忙碌在刘定之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刘定之似乎显得更加衰老了一些。

朱祁镇见了刘定之,自然是说了他几句,说道:“你我君臣这么多年了,我还要用你好些年的,你也注意一些身体。等忙完这一阵子,我让你休息一阵子。”

刘定之轻轻一笑,说道:“那就谢

过陛下了。”

但是他压根没有当真。

无他,内阁首辅肩抗天下。再加上上面有一个勤政的皇帝。每一天都有无数事情,要他处置,追踪,过问,还要回复皇帝咨询,对百官解释情况,等等。怎么可能闲下来,甚至说一个内阁首辅如果闲下来了,只能说这个首辅权力被别人侵夺,要么就是他快要退下去了。

而刘定之两者都不想。

所以,朱祁镇所说的休息,注定是说说而已。

朱祁镇言归正传,首先说起了流民问题。说道:“郧阳府已经设立了,湖广方面也说,这一次涌入了百万之众,这话里定然是有水分的,但是也不会全是假的。原杰的意思是,要留在湖广,但是湖广的意思是让百姓在湖广熬过这个荒年,然后回到原籍去。”

“我看两方面都是怕麻烦。只是这样的事情,总要有处理原则,我估计这样的事情,今后还会有的。”

朱祁镇深刻的知道,农业社会的薄弱性,这种流民潮,在大明不会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而今这流民潮虽然纷纷南下,但是他们还是比较信任国家的。

整个局势还在控制之下。

但是将来怎么办?

要知道大明就是亡于流民。

虽然有很多省份,还是地广人稀,比如湖广,云南,西域,西北,东北等地方,但是大明原来的省份之中,很多人口密度,已经到了临界点。

特别是江西,福建,浙江,南直隶江南部分等等。

虽然下面没有怎么报告,但是锦衣卫与东厂都说这三个省匪患,是比其他省要严重多了。

推荐下,我最近在用的追书app, \!

这也是为什么李东阳在宁化,会遭遇伏杀的原因之一。

虽然大明各地都有土匪,但是真要以土匪为特产,还是江西。

朱祁镇要处理的不是这一次流民事件,而且确定处理此类事件总原则,今后行事的准则。

刘定之沉吟片刻,说道:“流民产生固然是天灾人祸,但也是各地土地开垦殆尽,没有余田可供开拓,而百姓日多。”

“如果仅仅是天灾,让百姓迁回本籍为好,而如果是土地开垦殆尽,不够生存,却是从窄乡迁徙到宽乡为上策。”

“今日之事,双方所见都有误,最好令百姓自择,想落户的落户,不想落户的可以还乡。”

朱祁镇听了,只觉得刘定之早已变得滑不溜秋了,说什么都是两面光。谁也不得罪,站在了不败之地。

朱祁镇说道:“天灾朕不在乎,毕竟而今赈灾的手段越来越多了,只是如果是土地不够用,该怎么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