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天资聪慧,敏而好学(1 / 2)
哒哒哒
急促的马蹄,一封七百里加急的诏书,从洛阳皇宫出发风驰电掣的行往边关重地。
依着大宦官曹节的前两条提议,朝廷下令,征讨鲜卑的边防军退兵百里,退回大汉地界,固守边关等待时机。
至于曹节提出的第三条,挑选智勇卓绝之辈,赶赴边关,以正合、以奇胜
一时间,这个人选还没有敲定。
而在此时,曹铄、曹昂正在准备去太学读书的事宜。
曹铄六岁,得到了尚书令,大宦官曹节的首肯,想来入太学读书之事十拿九稳
曹昂则是年满十岁,凭着曹家的关系也获得了太学小学部的一席之位。
子曰“学者,禄在其中。”这句话,在太学表现的淋漓尽致,在东汉,只要踏入太学就等于拿到了做官通行证。
这等万一难求的机会,牢牢把握在宦官集团的手中,令曹铄、曹昂这样的曹氏公子生来可得!
曹嵩也算是老怀慰藉,两个孙儿竟能同时入太学读书一想到这里,就笑的合不拢嘴
恍然间,他回忆起当年送曹操去太学读书时的情景,还有那一番能把他气到吐血的对话。
遥记得,当年的曹嵩颠着右手食指,指对着曹操。
“孽障,你给我听好了,前十年的光阴都被你招猫斗狗虚度了,老子这回可是废了天大的劲儿,才把你弄进太学,你要是不好好学”
曹嵩那时候本想说,“你要是不好好学,最起码对不起太学的荣誉总长当今天子。”没曾想,曹操直接嬉皮笑脸的打断。“儿子就负责把父亲交的学费要回来”
这句话,差点让当年的曹嵩一口老血喷出来。
现在好了比起儿子曹操,这两个孙儿都是省心的孩子,一个仁孝、善良,一个聪明伶俐,最重要的,他们不像曹操一样整日游手好闲,整日里,不是逃学,就是在逃学的路上。
俗话说隔辈儿亲,隔辈儿像,在曹嵩看来,保不齐孙儿曹昂啊不,曹昂就算了还是曹铄吧
保不齐曹铄,会像他曹嵩小时候一样,能成为太学的学霸呢?
“昂儿,铄儿。”曹嵩很耐心的在给两个孙儿预习功课
太学小学部一年级的课程内容主要有诗经、小雅、孔子、孟子等教材的故事版,另外还有历法、算术、基本手工编织、写字、刻简。
当然了,这些内容,小时候的曹操是嗤之以鼻的他更喜欢骑马、射箭、投壶、戏狗络作家,在大汉一定混不下去
曹嵩又细细讲了讲作赋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大量的练习,熟能生巧
曹昂试着做了一联,马马虎虎,漏洞百出。
曹铄则是随口背了几句,什么“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让曹嵩直呼孺子可教连带着,曹昂看向他的目光,都变得充满了敬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