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三十四章 静嘉(1 / 2)

加入书签

万事四年五月,全国选秀开始。不同于以往在北直隶地区从平民之家选秀的老规矩。此次选秀,朝廷共派出十五路钦差,在两京十三省按照“德容言工”四类基本素质,挑选贤淑温婉、花容月貌的秀女,朝廷四品以下、七品以上的文臣之女,也都在备选之列。

此次能破除选择平民之女的祖制,乃朱翊钧与两宫大力争取的结果。朱翊钧总结有明一代,皇子在宫中难养,以至于皇嗣艰难的教训,以弘治帝为例子,向陈李两太后力陈选择官宦之女的必要性。

明代太子之难,无过于弘治皇帝。因生母纪氏为叛乱土司之女,宫中毫无地位和宫斗技术可言,刚怀孕就被得宠的万贵妃勒令打胎,后来在门监张敏的保护下,朱佑樘才得以幸存。

因纪氏也不敢把亲生儿子养在身边,朱佑樘小时候就在宫中吃百家饭,经历了九死一生才平安长大。

宪宗后来知道了这个儿子,把朱佑樘立为太子。随即刚被封为淑妃的纪氏和保住朱佑樘的门监张敏暴亡,两人都被宪宗所宠爱万贵妃所害。

宪宗母后周太后担心万贵妃会对太子下手,亲自抚养朱佑樘在仁寿宫,弘治帝才长大成人并在后来开创了“弘治中兴”。

朱翊钧在选秀上更改部分祖制,确实因平民女子因自小所受教育所限,眼界和心机手腕都无法与官宦之女相比——尽管他有信心自家后宫不会出现万贵妃之辈,但为后世子孙计,还是将祖制突破了为好。

陈李两太后都是平民之女,结合自己初进裕王府的切身经历,都被朱翊钧说动。但李太后毕竟具备些政治素质,提醒朱翊钧防止外戚做大。

朱翊钧当然要防着这一点,选秀谕旨中明确规定,一旦被选为嫔妃,妃位以上之家直系亲属三代内无论文武终生不得超过四品,且不可带兵。

为了弥补外戚家官场上的损失,一旦秀女为嫔以上,即加授其父或兄正奉大夫二品衔;若选为妃位,则加授其父或兄一品资德大夫衔;若为皇后,则授伯爵,并发世券。

所谓“一入宫门深如海”,古代皇室选秀深为民间所恶。凡选秀年,民间往往会出现大量的早婚现象。实在没条件早婚的,也都赶紧定亲,将婚约送官府备案。

但此选秀谕旨一出,对四品以下官宦人家和大商巨贾也有相当大的诱惑。四品作为明代文官的玻璃天花板,要想跨越千难万难。三品高官不在乎的待遇,四品到七品的官员还是有不少心里痒痒。

而大商巨贾有钱无地位,急切盼望自己有官身护体,参与选秀的积极性比中下层文官集团还高。

因隆庆帝早年纵欲伤了肾,在与其弟弟夺嫡时拼命调理身体才生下朱翊钧稳定了嘉靖帝心,李太后当时心里压力老大了,自己也被朱载垕的皇嗣艰难搞怕了。

明代制度,皇后以下,设皇贵妃、贵妃、妃、嫔、昭仪、昭容、婕妤、美人、才人、贵人、选侍、淑女十二个品级。

此次全国大选秀在有心理阴影的李太后和外朝力主之下,规模宏大。先在地方上初选五千女子,和其父母一同入京。

到了京师后,皇室将派内官钦差,从五千人中复选出三百入宫。入宫后太后还会组织一系列的考核,再从三百秀女中选出五十人才能备位淑女、选侍。

其中会有最优秀的九位女孩,起步就册封为九嫔。再从九嫔之中优中选优,立其为皇后。

朱翊钧本意不想如此劳民伤财,但后宫代表李太后和朝廷代表张居正,都不同意皇帝在此类事情上自作主张,降低选秀人数标准。

毕竟,母仪天下的皇后将从这五千人中选出,朝廷上下、宫内宫外,无不痛责朱翊钧轻省为之的错误想法——朱翊钧难当大势,除了商定皇后、九嫔人选需要以他意见为主以外,其余选秀活动,并无他置喙的余地。

苏州庄氏栖霞庄的七月,正是骄阳似火的时候。聒噪的蝉鸣并未给这点缀着奇石篁竹的花园带来反向的静谧,只有间或拂过清澈池塘的一阵微风,才给临水木阁中人带来一丝凉爽。

木阁之中,绿云轻绾,云髻峨峨,身着浅绿罗纱,花钿主腰淡紫马面裙的庄静嘉手持书卷,正在饮用冰镇酸梅汤解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