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宋金言和(中)(2 / 2)
九月初一,由于秦桧力主罢兵,刘錡不得不率部退守长江南岸的太平州,不久后刘錡又奉诏入朝,因其功得以追封其已故之曾祖父(母)、祖父(母)、父亲(母)及妻室四代亲属。
出于对国事的失望,又赶上王宸病危,师师已于刘錡前往太平州的同时,与马扩一起回了镇江。不久后王宸病逝,师师将他视为亲父,又决定为他服丧一年。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未敢损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终也”,得以追封四代,也算是了结了刘錡毕生的心愿。可刘錡知道,对于自己的不敢逾矩,师师尽管嘴上不说,可心底还是非常失望的,所以他也就没有去多打搅师师。
金国的精锐一败再败,而且还是在野战之中,兀术心知已经无法战胜宋军,和议已是无法避免,但为了在将来的和议中获取更多筹码,兀术便再一次将兵锋指向了防守较弱的淮南西路。
绍兴十一年春,兀术以重兵突入淮南西路,虽然金军号称有十三万之众,可实际上仅仅只有九万人,金国在前些年的战事中折损实在严重,短时间根本无法弥补这种损耗。
当时淮南一带有三支宋军,其中张俊部八万、杨沂中部三万、刘錡部两万,总兵力超过其他所有战区,但是赵构根本指望不上张俊之流,所以又急令岳飞出援淮西,岳飞借机提出了“长驱京、洛”的主张,结果遭到赵构的否决,岳飞只得率部千里驰援淮西。
三路宋军集中了主力十万人马于巢县西北的柘皋镇与金军展开对峙,当时张俊虽为各军的统帅,可由于怯战,他并未亲临战场,其麾下的大将王德实际负责战场指挥。正是有鉴于此,刘錡才觉得尽可放手与金军打一仗!
于是刘錡找到了王德与杨沂中,说服二人道:“去岁兀术连败,金军早已不复当年威势,我等不必待岳鹏举来援,尽可同金军进行决战!刘某虽不才,愿为前锋,待我部击溃金军,两位再挥军掩杀不迟!”
王、杨二人都晓得刘錡是个将才,兀术又是他的手下败将,所以也就同意了刘錡的意见。等到开战时,兀术本人居然也没有临阵统驭,金军只是由韩常等负责指挥,而且完颜突合速部也没有参战,从双方的指挥方面看,可谓十分相似,但从兵力上看,宋军却占据了将近两倍的优势。
。
【1】金字牌公文是要求最急的一种公文,日行五百宋里,行人见到金字牌时都需要及时躲避到一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