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一十九章听说书(1 / 2)

加入书签

“说书”就是“大鼓书”,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那时候没有收音机和电视,了解过去的事情除了读仅有的书,还有一个渠道就是听“说书”,那些李達,林冲,曹操,诸葛亮,拉荆芭,哭媳妇娘等,我们都是从说书人的嘴里听到的。

“说书”一般需要两个人,一人唱一人拉弦子伴奏,最多时三个人,那“说书”人再带一个徒弟中间做个替补。

“说书”一般不需要舞台,随便在村头或大街的某地儿找个空儿就中了,摆一张桌子一条板凳,那桌子的中央放一牛皮小鼓,一边放一马灯,桌子底下放一个竹篓的暖壶。

拉弦子的人往板凳上一坐,那说书人右手连敲两下小鼓,左手举起打响手中的钢剪板,“说书”便开始了。

若遇到一个好的“说书”者,一个村往往一说都是十天半月,那时刻除了“说书”声,现场静的连妈妈缝衣针掉到地下都能听见。

那晚村里来了两个豫东的“说书”人,是父子两个,父亲说书孩子拉弦。

全村人都倾“巢”出动了,也引来了不少邻村的人,围的大街水泄不通。

“说书不说书先学习***语录,***教导我们说,我们的文艺是为工农兵服务的,为工农兵创作,为工农兵……”,说书人都这样开场白。

我和苏老二事先都挤到那桌子腿跟前,也不搬凳子就坐在土地上。

一阵鼓和剪板的声音,随着一阵胡琴声那说书人便拉着腔开始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