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章 第 6 章(2 / 2)

加入书签

“这、这是什么?”王老板惊奇道,“农具......干什么的?”

王老板一边说着一边想象着它的用途,抬头看向沈文宣一时目光如炬。

“耕地的,”沈文宣背过手回答道,“曲辕犁。”

“整体是二牛抬杠式,犁辕有曲辕和短辕两种,犁头安装有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可以控制着掉头转弯,犁箭向下,犁铧入土则深,犁箭向上,犁铧入土则浅,犁壁不仅能碎土,还可以将翻耕的土推到一侧,整体的犁架既小又轻,人用起来费的力气不大,也可以在犁头绑上缰绳套在牲畜身上十分利于精耕细作。”

沈文宣一边指着图纸一边跟王老板讲完了。

王老板却盯着图纸愣了很久,久到沈文宣都忍不住怀疑他是不是有毛病,偏头瞅了小二一眼。

你家老板不动了,作为下属,你是不是应该捅他一下?

小二没懂沈文宣的暗示,他看到沈文宣看过来的视线就不自觉地站得笔直,一改原先的烦躁,眼里带着十分的崇敬,同时心里十分后怕,差点由于他的敷衍,这笔大生意就落到对头的木器行手中。

尽管他只是一个小二的,但对于木工的了解比一般人强得多,同时他也负责售卖店里的木器,家里祖上就是种田的,所以听完沈文宣的讲解后,他就知道这是个好东西,好到将来不只是这里,整个大庆国都应该知道它的名字。

沈文宣默默又等了一会儿,他知道曲辕犁会带给人怎样的冲击,因为它本身就是华国农耕史上的杰作,绵延传承几千年,盛久不衰,即使到了现代,在还没有耕作机器普及的偏远地区,它仍然是农人最好的选择。

“......你你你。”王老板终于开口说话了,抬头望向沈文宣的目光简直是在看金疙瘩,亮的出奇。

他要发财了!!!

“先生!”小二提醒道。

“对对,先生,先生,敢问先生尊名。”王老板鞠躬问道,但由于太胖没怎么弯下去,看上去略滑稽。

沈文宣:“尊名不敢当,敝姓沈,名文宣,这上面的曲辕犁不是我想出来的,而是我从一本古书上所得,但我看村里人耕作并没有用到耕犁,王老板的店里更是没有它的踪影,所以便想和王老板做个生意。”

“噢噢,那先生您也是博览群书,知识渊博、相貌堂堂、光风霁月、甚是不凡啊。”王老板满脸堆笑地夸赞道。

沈文宣:“......”

沈文宣摸了摸自己脸上还没有消下去的红肿和淤青,这王老板拍马屁也不拍个准的。

“来来来,先生我们坐下谈,坐下谈哈哈哈哈哈”王老板弓着腰请沈文宣上坐,一回头看到还傻站着不动的小二,立马发火:“还愣着还干什么?!还不快给沈先生上茶!”

“噢噢。”小二被自家老板吼得假装一抖,翻了一个白眼,脚底抹油地跑去厨房准备茶水点心。

“先生这个曲辕犁的图纸画的甚好,我看着着实敬佩先生的才华啊哈哈哈哈哈”王老板还是满脸堆着笑,“您画的真的是太好了,这笔生意我是完全仰仗您啊,我们慢慢商量、慢慢商量,一直到你我满意为止,费再多时间我都不着急哈哈哈哈哈哈。”

“我着急,王老板开个价吧。”

沈文宣看着王老板故作出来的阿谀奉承腻味得很,他想拖时间无疑是想杀杀价,但他已经想好了大致价格,实在不想和他互相打人情牌,直接金钱交易不香吗?

王老板愣了一下,继续扯着笑着说道:“这、这先生如果着急,这......”王老板心中不禁有些激动,但又害怕他出价太高,问道,“那我就斗胆问上一句,敢问先生的预期价是......”

沈文宣:“我只是从古书上看到记下来而已,自然要得不多,五十两如何?”曲辕犁——华国农民的辛勤成果,不是他自己的,他自然不会多要。

五、五十两?!

王老板满脸震惊!

怎么?他要多了?沈文宣喝了口小二端上来的茶,“王老板可以杀杀价。”

“不、不用!”王老板激动地就要跳起来,但又生怕沈文宣反悔一般生生忍住,导致面色极其扭曲,又丑又惊悚,

沈文宣......放下茶杯,顿时没了喝茶的兴致。

“来人!快去!去找账房,快点儿!让他支五十两银子给沈先生!噢噢,还有纸笔,都拿过来!”

王老板一顿吼,店里顿时忙活起来,下面的人递来了纸笔和五十两银子,王老板都推到沈文宣面前,笑得一脸褶子:“这五十两先生笑纳,只是我们王家木器行做生意一向都是买断,还望先生立个字据,不要做两家生意哈哈哈哈哈 ”

小二立在一旁,看了自家老板一眼,又瞅向沈文宣,有些欲言又止。

沈文宣没看到,但他没有提笔,因为沈古代文盲知道自己不会用毛笔,不会写繁体字。

曲辕犁的结构不是很复杂,他还能用毛笔画下来,但写字是真的不行。

沈文宣只能把纸笔推了回去,让王老板写,王老板也没多想,只以为沈文宣不想动手,自己就代劳了,正好可以写得严一些。

写完后,沈文宣看了几眼,和昨天一样连蒙带猜地把字都认下来,没什么问题,然后画押。

一切都了当清楚,但沈文宣此刻终于深刻地认识到“文盲真可怕”这几个字是怎么写的。

艹!他要好好学习!

王老板恭送沈文宣出了门,但他瞅着拿了五十两反而不高兴了的沈文宣有些身惊胆战,难道他觉得自己要钱要少了?不过字据都签了,反悔是不可能反悔的!

沈文宣坐上牛车,和张铁牛一起赶往医馆,他在木器行待的时间长了些,现在已经是午后,张铁牛辛苦跟着他大半天,他也总不能让人饿着。

去医馆的路上路过包子铺,沈文宣买了十几个肉包子,和张铁牛分着吃了,一文一个肉包,还挺便宜。

但沈文宣只打算奢侈这一回,他那破房子还没有收拾,现在又多了一个药罐子,就算有再多的钱恐怕都不够。

他还需要留下点儿钱做生意,至于拿现在的钱买地种点儿粮食自给自足那是想都不用想。

他通过张婶子了解过,安和县地处大庆西南的边境,周围几个村的耕地少得可怜,价格也高得离谱,水田二十五两一亩,旱田通常也要十五两。他赚的五十两看着多,但实打实地花下来简直捉襟见肘,很不经用。

对了。

沈文宣突然想到上午赵大夫说过的话,那双儿应该出自大户之家,如果真是被拐卖的话,那他报了官等他的家人找来,岂不是就可以获得丰厚的报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