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章 工作困局(2 / 2)

加入书签

但朱世财和梁瑞君两个人都是单身汉,自己没有开火做饭,拿到这些土特产,也只有堆在那里。如果家里有人到绵江,不管是梁瑞君的家人还是朱世财的家人,就都会让他们把这些东西拿一些回家。实际上,梁瑞君也经常到基层去跑,也时不时会得一些基层单位送的土特产。

梁瑞君就没有朱世财的这种苦恼。毕竟新参加工作,对于梁瑞君来讲,什么都是新的,每一项工作都是自己以前从来没有接触甚至连听都没有听过的。

因为是学中文的大学生,因此,按照组织部分管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副部长刘从基和组织科科长高均史商量的意见,梁瑞君具体承担组织科负责编辑发送的《基层组织工作动态》相关具体事务,同时负责组织科的文件管理。《基层组织工作动态》是绵江地委组织部按照地委领导要求,出版的一种内部信息刊物,每周一期,主要反映基层组织组织建设方面的情况、信息、动态、经验、基层呼声等等。之前该动态是由组织科副科长王立伟具体负责,梁瑞君到组织科后,就改由梁瑞君具体负责。当然,因为梁瑞君刚参加工作,对组织科的工作还完全不熟悉,对动态的定位和地委领导的要求都完全把握不了,刘从基副部长要求王立伟继续负责此事工作,梁瑞君只是负责稿件的收集,稿子的初期编篡、修改等。

因为《基层组织工作动态》是每周一期,星期六下午下班前送到地委领导手中,因此,每周星期一至星期四主要是收集稿子,星期五编排、送审,星期六上午印制。按说这应该是非常有规律的,但由于稿件来源于多个渠道,绵江地区内的稿件收集相对容易,因为县上已经作为一项常规性工作,知道什么时候该报信息,该报哪些方面的信息。但其他渠道的稿件来源就难一些,特别是《动态》中的“他山之石”专栏,更多的是要求地委组织部负责《动态》编辑的人员多途径收集。这样,难度就要大得多。负责编纂的同志最头痛的就是外地的动态信息收集,虽然也有一些公开发行的报刊杂志,也有一些与外地交流的信息刊物,但毕竟信息来源还是有限。有时,为了收集外地的工作经验和工作动态,组织科的同志往往是“麻子打哈欠——全体总动员”。

梁瑞君虽然是当参加工作的新同志,面对组织科在编纂《基层组织工作动态》时面临的困难感受不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慢慢地感受到了一些工作中面临着困局。尽管她所感受到的和作为科长及具体负责的副科长所感受到的困难完全不同。但有些时候,在具体负责的副科长王立伟因其他事情缭绕,需要梁瑞君自己组稿时,梁瑞君就感到为难了。因为她毕竟对相关方面的工作还不完全熟悉,不知道可以从哪些渠道去收集相关的情况和信息。刚开始的一次,因为王立伟走得急,没有具体地给梁瑞君交待如何收集相关信息材料,为了确保信息按时印制出来,梁瑞君差点弄哭了。后来是科长高均史发现这个情况后,他亲自找到省委组织部相关处室,请他们帮忙提出一些信息,才使该期信息按时完成。后来,高均史专门给王立伟安排,要求他如果有事,要给梁瑞君交待清楚。同时,高均史也交给了梁瑞君一些方法,使梁瑞君慢慢熟悉后,才没有出现第一次时的那种囧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