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上架感言(2 / 2)

加入书签

说到这里,也得谈谈这本书本身的事情了。

书的雏形是在夜鸦时期就有了,如果是老书友,应该能够看出来我一路关于“精神”、“意识”这个素材设计的发展脉络。

初步形成,其实也是夜鸦。

如果没记错的话,是我把哈利波特的阿尼玛格斯和荣格的阿尼玛和阿尼姆斯搞混的事情。

夜鸦那本多元题材,本身就涉及多种神话。

因为阿尼玛这件事,我开始疑惑,我自己引用的,我看到的各类神话传说、历史,有没有讹传畸变?

我写出来的这些东西,被读者看到的时候,他们理解了多少?

然而,明显可见的是,表达和理解,会让读者产生不同的判断。

就像同一个神话,同一段字,两个作者理解到的内涵不同,以其为原型创作出来的东西,也有差别。

但是,读者能具体地分辨出来具体有多少不同吗?

不,作者也做不到。

我是A书的作者,我知道A书怎么运用这个素材,但是我不知道B书是怎么利用的,有什么含义,毕竟,我对于B书来说,也是一个读者。

而在“神话”面前,也一样。

我喜欢乌鸦,对于乌鸦衍生的各类民俗、学、神话形象都大致有了解,但我也不确定我的理解到底有什么问题。

从另一个角度说,厄运、黑夜、死亡、谣言就是乌鸦的最主要的几类形象标签了。

我最初的夜鸦是打算把这四种全部写进去。

但是写着写着,发现塞不下。

想要完整地把自己想写的东西都写出来,夜鸦是完不成了。

嘛,现在夜鸦已经变成有生之年了。

还有就是沙皇那本同人。

虽然之前就觉得某部作品里的主角有点斯德哥尔摩的感觉,但是并没有仔细确认。

也没想到会出现这种事故。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我开始想,我到底为什么没有发现那部作品潜藏的问题。

人对信息的处理,到底是怎样的机制。

我能不能够通过了解这些机制来避免一些事情?

而在银鸦,主体就是“记忆”、是“死亡”、是自我、是人格。

关于认识判断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关于自我的问题。

现在这本书,就是以“谣言”作为主题。

除了这些,我也没有什么东西想写的。

虽然也想赚钱,但是赚到多少也改变不了不知道哪天就要入土的情况,就更不打算改变写法了。

只能说.....

感谢各位原因愿意继续看的书友,我会尽量写出、写好自己想写的东西。

当然,想做和做不做得到是两回事。

我也想成为白金大神,但事实上就是做不到。

写了两个小时的感慨,嘛.....12点之后也就只有一章了hh。

没有存稿就是惨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