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7 吃螃蟹的人(1 / 2)
作为锦衣卫,宋忠可以说比较有觉悟的。或者说他们这样特殊的身份,都需要有觉悟。
他们就是天子鹰犬、爪牙,他们很多的工作内容就是得罪人,是做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情。如果遇到了皇帝心慈手软,或许还可以得到一个相对不错的结局。要是皇帝卸磨杀驴,也不需要有什么好奇怪的,这样的事情很常见。
只是对于很多人来说,哪怕是有着足够的危险,可能也不会善终。只是想到锦衣卫的权力,想到可以有着的风光,还是无数人趋之若鹜。甚至有些人也是有着侥幸心理,说不定那些不好的事情,就不会在他们身上发生呢。
更何况,现在的大明朝锦衣卫指挥使,看起来是可以有着一个不错的结局。
想当初毛骧是多么的风光,让无数武百官闻之色变。就连权势滔天的胡惟庸,也可以说是毛骧扳倒的。虽然毛骧只能远赴海外,但是好歹还是活着,子嗣也得以留下来。
而蒋瓛呢,只能说时运不济。先皇没能登基,蒋瓛也只能改换门庭。好在现在也是提督东厂,看似是走了一些弯路,不过好歹也是位高权重,还是有些念想。
作为皇帝, 朱允煐寻常情况下是比较好说话的,对于武百官也是比较尊重。起码表面的尊重, 朱允煐还是要给的, 这也算得上是他的特点吧。
但是宋忠这样的家奴, 朱允煐很多的时候不会和颜悦色。尤其是宋忠这样的身份特殊,时不时的敲打才是应该的, 可不能给这些人任何翘尾巴的机会。
要不然的话,这些人就会猖狂。当初整治锦衣卫,除了他们办的脏活差不多完成, 也是因为锦衣卫行事太过嚣张,这些人多少也是有那么些天怒人怨,以及制造了不少冤假错案。
所以现在的宋忠,也只能跪着。因为他面前的是皇帝, 是一个越发适应了封建皇帝身份的英示皇帝,一个被不少人认为有早慧、擅权谋的英明皇帝。
居高临下,朱允煐看了一眼宋忠就问道,“哦?都回来了?”
“船已经在天津卫靠岸, 捕得三百五十名青壮。”宋忠立刻回答, 这些事情他心里有数。
朱允煐面不改色,随口问道,“这些个数字, 可还准确?是在天津卫上岸的是三百五十青壮,还是说抓了三百五十个, 但是有些个折损?”
宋忠头更低了,但是声音还是很清晰的,“回陛下,是三百五十名青壮在天津卫登港。”
有些事情就不用多说了,三百五十个登岗, 至于说抓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死伤, 或者是在路途上有一些没挨过去的,这就不需要在皇帝面前多说什么了。
甚至那些个抓捕这些人, 会让多少家庭家破人亡等等, 实际上现在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皇帝要看的是结果,一个看起来还算不错的结果, 其他的暂且可以不用多考虑。
很明显朱允煐没有什么道德洁癖,他就是一个无比务实的性子。难听一点的来说,朱允煐是一个功利的性子,是一个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品性。
而这些事情, 大家或许也知道, 尤其是宋忠这些人,更是清楚这些。
朱允煐微微点头,随即问道,“是在哪捕获的?”
宋忠连忙回答,说道,“回陛下,是在湓亨国所获。都是一些野人,衣不蔽体、不识王化。底下的人也说了,绝不是藩国子民。”
湓亨国,也就是在马来半岛,一个小国。而哪怕是小国,也是大明的藩属,起码表面看起来是这样。至于说有没有及时的纳贡,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朱允煐之所以选择在这样的地方下手,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如果一些藩国对大明的态度不好。一方面可能说感觉到了大明的威胁,最主要的是朝贡的体系变了。
以前的朝贡,基本上是送上国书称臣纳贡就好。与纳贡的那些东西相比,可以得到丰厚好多倍的回报。更何况就算说称臣,实际上那些藩国国王该如何还是如何,不一定在意明朝。
可是现在呢,纳贡就是纳贡,大明朝基本上很少给与赏赐。
这样的亏本生意对于一些藩国的国王来说就做不得了,他们称臣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看在大明的那些赏赐的份上。大明朝不给赏赐了,纳贡什么的自然也就不积极了。
朱允煐微微的点了点头,看起来做得还算不错,没有因为天高皇帝远就胡来。
有些藩国和大明离心离德,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只是表面的体面, 还算需要注意一下。
哪怕现在看起来是有着半官方性子的队伍去那些藩国捕奴,可是也不好大张旗鼓。还是要稍微的低调一点,除了朝廷方面坚决不承认之外, 少不了的也是要去热带雨林抓些野人。
实际上现在东南亚地区很多的小岛上都是一些野人, 那里的一些小王国本身就算很小的规模。而那些地方的一些土著野人,也根本没有任何的家国概念,基本上还算氏族、原始社会。
不要说现在是大明朝了,就算是数百年后,很多的地方也是几乎没有开化。
朱允煐平静点头,随即说道,“如今辽东也开始变寒,莫说那些野人了,就算寻常大明子民,也不见得能承受。且将那些野人安置在山海卫。”
山海卫,也就算以后的山海关。
虽说在隋朝的时候,这里就是渝关关城,到了大明的时候,徐达更是在这里。在古渝关东六十里移建山海关,因其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故得名山海关。
天下第一关,实际上现在还算不上,毕竟山海关虽然比较雄伟,只是也没有那么夸张。最主要的是大明朝的数次北伐,早就让鞑子追亡逐北,暂时没有太大北边来的隐患。
宋忠自然知道该怎么做了,他很清楚这个时候就不能多发表建议。哪怕山海卫那边也是足够靠北了,可是总好过直接将那些野人送去辽东的苦寒之地吧。
实际上宋忠心里也是嘀咕,他其实也是知道大明朝地大物博,很多地方的气候不同。但是他手底下的那些锦衣卫可是送来情报的,对于热带地区等等,宋忠就很难理解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