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0 理解能力(2 / 2)
红土场地因为独特的蜂窝结构,具有良好的缓冲和减震功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释放运动冲击力,有效减少膝关节以及腰椎磨损等等运动伤害,但同时,也因为颗粒状的场地质地,对移动制造困难。
看看百米赛跑就知道了,在泥土赛道、煤渣赛道、水泥赛道和专业赛道,最终结果可能存在巨大落差。
红土场地,就是如此,启动、冲刺、刹车、变向、提速、二次启动等等极速转变的动作,脚掌往往很难蹬住地面,无法从地面获得有效的抓地力和反作用力,自然而然,移动过程也就存在诸多变数。
而且,这仅仅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对球员自己所处空间位置的控制。
网球是一项讲究时机的运动,击球点、出手位置、网球和身体之间的空间,这些空间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击球,击球太早和太晚、击球点高一些和低一些,击球效果都有明显察觉,对比赛产生直接影响。
也正是因为如此,球员对于自己的方位需要有着清晰认知,什么时候引拍、什么时候出手、什么时候紧急刹车、什么时候调整脚步,诸如此类等等,确保能够在一个舒适的位置完成效果最大化的击球。
红土赛场,最困难的恰恰就是这一点。
脚步持续不断处于“滑动”的状态,个人对自己位置、自己和网球之间的位置,这些判断往往容易出现失误。
特别是红土滑步,这也是纳达尔的拿手好戏,根据回球的旋转、力量和落点做出判断,他什么时候应该启动冲刺、什么时候开始滑步、滑步应该到什么位置、如何寻找到最合适的击球位置等等等等。
一切,恰到好处,不仅不会浪费自己的脚步,而且准确到位之后,还能够快速调整,为后续击球准备。
这,就是对红土的理解。
正确的移动范本,那就是纳达尔;错误的移动范本,则是莎拉波娃所说的,“冰上的母牛”。
第二,弹跳。
红土场地并不平整,颗粒肉眼可见,不要说和平滑整洁的硬地比较了,即使和草地相比,也充满不确定性。
自然,网球在红土落地反弹之后的弹跳,存在着诸多无法预知的不规则可能,改变后续飞行的抛物线。
比如,明明自己已经跑动到位,挥拍击球,但莫名其妙地,击球就挥空了,这不是因为对手的击球旋转,而是因为场地的不规则导致反弹曲线发生两位球员都没有预料到的情况,类似的状况非常普遍。
和印第安维尔斯的大风相比,至少在印第安维尔斯能够感受到狂风来袭,但红土场地却看不到这些变化的来临,没有规律、无法预判、难以捉摸,而且,贯穿比赛的每一次击球,始终存在。
如果说,这些不规则弹跳是普通日常,那些变化往往比较细微,只是影响击球效果;那么红土场最令人头疼的问题就在于:
地雷的存在。
所谓地雷,就是泥土场地,可能有一小块地方特别平整或者特别不平整,以至于网球落地反弹之后的抛物线规则彻底被扭转或者打破;又或者是,网球直接落在界线上,因为界线的材质和红土不同,两种不同介质所带来的冲突,导致反弹抛物线荒腔走板。
结果?
那就是完全打破平衡,临场应变的终极考验,其中大部分时候,可能根本就没有临场应变的机会,直接死球。
这些细节,全部都是“不规则”、“意外”、“突发”,没有人能够掌控,对比赛双方来说都是公平的。
而纳达尔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对红土的理解已经达到另外一个境界:
尽管他也无法避免这些突发状况,但他的理解总是能够比别人更加高深一些,应对起来更加从容,又或者是把意外转变为自己的优势。
这,是一种天赋。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