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北府请战(2 / 2)
但其余人商议了一下,觉得本来兵少,分一半沿河列阵,恐怕还不足以阻拦敌军,更莫谈破敌了。
这时郭淮灵机一动,想想秋天干燥,常刮西北风,转念想出一个计策,就建议说,他带一千轻骑在上游渡河,沿着水东顺风放火。张飞率大军在水西列阵,佯装渡河,实则吸引曹操军。待到大火一起,敌军大乱之际,则乘势渡河破之。张飞听了,举得此计甚妙,便点头同意了。
次日,北府军诸将带领晋阳铁骑,一路东行,到了漳水边,郭淮带人从上游的堂阳渡过了漳水,向东南方向潜行。而张飞、令狐华、孙资、刘豹诸将则统率大队人马,张旗鸣鼓,沿着漳水往南行,做出要择地渡河的形状。
一路之上,红色、白色的军旗顺风招展。号称“万人敌”的张飞头戴灰白色突骑皮帽,身披明光铠甲,腰缠金丝腰带,脚下着鹿皮靴。他的坐骑是一匹青灰色的快马,马鞍两旁插着弓袋,手持一根丈余长矟。虽是轻装赶路,其威武情景,不觉让人侧目,其余诸将也都跨骑骏马,个个锦衣绣帽,器宇不凡。
晋阳北府军如此招摇而进,东岸的东军侦骑早就发觉了,一路夹河随行。到后来,东岸骑兵越聚越多,逐渐望不见头尾。军至五口渡,两军不动了。此处河面狭窄,两岸平缓,正是易于抢渡之处。而东朝大军已经在此汇集,同北府军成隔河对峙的状态。
当夜两军隔水宿营,但见东岸曹操军营火把连天,远远望不见尽头。晋阳军人都有点吃惊,纷纷议论说:“东贼的兵怎么这么多?莫非青徐的贼兵也赶来助战了?”孙资发现了,就命人传令各营说:“贼人不过是多点火,吓阻我们罢了,不要上当!”这样说了,将士们才略微安心了些。
两军对峙一夜,第二日日中,晋阳军逼近漳水,似有强渡之意。东朝大军遂也靠近漳水列阵,双方前排仅隔一条窄窄的漳水,两边将士的面貌俱可望得清楚。
张飞骑马回顾军阵,他发现风向果然自北略偏西来,两军东西对阵,风是斜向穿过西军阵营,逆着漳水往上游吹去。他想:“郭伯济还颇有谋略,此刻在北边上风处放火,不由得东贼不乱!我且拖住贼兵,借机让他们看看我军的后起才俊!”
想罢,他顾首对岸,指着对面的一杆黑色虎头旗帜,问身边的年轻人道:“既然要一战扬威,就少不得战前挑战,你们谁敢一马当先,把那支黑虎旗射下来?”
说罢,一名青年人从人群中跃马而出,对张飞说道:“叔父,我愿前往。”
张飞视之,发现竟是女婿陈璋,他连连摇首,对陈璋劝说道:“含贞志气可嘉,但你从武未久,本领未到,还是不要勉强为好。”
陈璋自从与陈冲闹翻后,就转而投奔张飞,一直借住在府上。在这段时间内,他痛定思痛,决心自此从军建功,以此来摆脱父亲身上的阴影。不料这第一次请战就被岳父劝下,他虽面含不忿,但心里也确实没底。张飞又劝了几句后,他便握着太丘刀退下了。
张飞见陈璋归队,转首又问温恢、令狐华、王机几人道:“你等谁敢上前?”
不料一个青年将领从中策马而出,原来是王凌之子王广,他对张飞笑道:“我乃太原王氏之后,当年族长为国诛杀董贼,我心向往之,如今既然面对曹贼,我又怎敢落伍?若车骑不弃,便派我去吧。”
张飞看了他一眼,缓缓颔首。王广立刻催动坐骑,自军阵中跑出,战马飞快地奔驰数十步,踏蹄立在河畔。那天,王广头戴铁兜鍪,上面插着白色的雁羽,身披两铛铠甲,外面罩着黄红色锦袍。他坐下的代郡战马甚是高大矫健,为了便于奔驰,没有带上铁铠,只用牛皮蒙身。他没带长兵器,左手持弓,立马岸边,显得意气风发,朝气无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