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739-740)烟墩山留影(2 / 2)

加入书签

跑没了,不要紧。再找一块石头掀开,下面必然还有开会的小螃蟹。

没一会,随身带的铁皮小水桶就会装了半桶。小螃蟹在桶里面你拉我扯,慌不择路,忙个不停。

桶里盛点海水提回家,也不舍得吃,先仔细观察,玩上好一会。看到小螃蟹你踩我踏,挤成一团,就不时用手指去动动小螃蟹,直至不慎被哪只桀骜不驯的小螃蟹夹住手指不松,疼得叫妈妈。

这才报复性地让妈妈提走了,晚上有道菜就是炸螃蟹,端上桌时已经炸的通红酥脆,带皮一起嚼碎,鲜香可口,那个年代的钙片。

记得,夏日的夜晚,吃过饭后,随父母遛弯到海边,坐在海边的石凳上妈妈就会指着大海深处说:看,海对面就是大连。

儿时无法理解为何会有个城市隔着一片大海,就会畅想着海对岸的城市会是啥样,妈妈会说,好好努力学习,以后就会机会去很多城市。于是学习有了最初的动力。

妈妈说,去大连的船,一般是八点开船,航行出烟台山北口时,差不多就快八点半了,这正是回家的时间了。爸爸每次看到客轮从山后露出船头会抬腕看看,然后说,正好,该走了。

说话间一艘客船从烟台山后鸣着笛显露出来,越来越大,越来越长,越过烟台山后不远就九十度向北掉头。

爸爸抬腕看看表,嗯,正好,该回家了。然后起身率领全家返程。

我随全家走出一段,恋恋不舍回头,见那艘去往大连的客轮,已经越开越远,越来越小,直至一个小点…

我动情地说着,老黑他们几个也入迷地听着。大家都随我进入了那个情境,不知不觉中,我们就登上了烟墩山北坡的山顶。

这里有一个着名的临海小亭子,建在山顶突兀出去的礁石上,站在亭子里,凭栏远眺,观海听涛。感觉世界变大了很多,心情也会感觉舒爽了许多。

“这个亭子环境很好,视野开阔,一望无际的大海真好,海超,咱就在这里照张相吧?”贺方安提议。

“好啊好啊,最好再下去也照张相,去下边礁石上,在海边照一张。”张建地跟了一句。

“行!我去安排!”我转头刚要去找流动照相的摊贩,就看见有一位大叔,满面古铜色,估计是一夏天晒得。戴着圆边的白色遮阳帽,帽檐前边印着“港城”两个字,脖子上挂着一台海鸥135照相机走了过来。

“照相吗?小伙子们?”大叔很客气,抬起手,笑着跟我们打着招呼。

“照相!照相!你水平怎么样啊?我们外地来的,来一趟不容易,别给我们照坏了,没法补拍。”贺方安担心地说。

“放心吧,我这都在国营照相馆照了大半辈子了,摄影技术你们放心好了!”大叔很和蔼地笑着。

“嗯嗯,这个照相的大叔看起来不错,慈眉善目,又在国营照相馆干过,应该没问题!”老黑看人比较准,小声跟我们几个说了句。

“你在那个照相馆工作过啊?”我开口问了句。

“哦,你是烟海的,看样是你的朋友从外地来看你,放心好了,我在锦绣照相馆干了二十多年,老字号了,你是本地人,应该知道锦绣照相馆吧?”

大叔不慌不忙地回答我。

“锦绣照相馆我知道,是烟海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照相馆,很多市民照全家福都是去锦绣照相馆,我们全家还去照过几次呢,应该没问题。”

我跟老黑他们几个介绍着。

“那行吧,就让大叔给照吧,”贺方安一听放下心来,大嘴一咧又笑了起来。

“我们在这个亭子照个合影,然后再下去到礁石上一起再合个影,怎么样?”贺方安跟大家商量。

“行!行!不过我还想自己在礁石上照一张,”张建地率先赞同,然后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行!咱先照完合影,谁想单独照再单独选景照吧,”贺方安点点头,表示同意。

在照相大叔的选景和指导下,给我们找了个不背光的位置,站在一起,摆好了姿势,在临海的亭子前照了合影。

然后,照相大叔又带着我们走下山坡,选了一处景色比较棒的礁石又照了一张合影。

在照相大叔给贺方安单独照相的时候,我看见张建地小心翼翼地踩在两块礁石之间,向海水弓下腰。

“你要干嘛建地?礁石上有海苔,很滑,小心点啊。”我提醒张建地。

“没事,我尝尝,都说海水是咸的,没喝过不知道,今天自己尝尝。”

张建地说完,伸出双手,并拢成掌,分别往两边划了划海水的表面。像是我在昌河老家从缸里喝水,先撇去浮尘和草屑似的。然后双手聚拢捧起一捧海水,往嘴里送去,只见他张大了嘴,一口结结实实地全喝进了嘴里。

“噗~”不过张建地马上就全吐了出来,吐完了海水。还往外不停地吐着唾沫。

“这么咸啊,海水还真是咸的,不光咸,还苦~”张建地皱着眉头大叫到。

“哈哈~”刚给贺方安照完相的大叔和我们都一起笑了起来。

“来不及了,不然刚才应该给你抓拍下来,留个纪念。”照相大叔笑着说。

“别!别了!太丢人了,海水确实是咸的~”张建地一边小心翼翼地走上来,一边连连摆手,不好意思地说。

70后的青葱岁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