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4章 曾经沧海难为水(1 / 2)

加入书签

第二天早上,田晓青、吴大壮和罗伟三个人来到王林家里。

王林点了一百万现金,交给他们带着:“1988年的国库券,完全放开交易了。你们兑换回来后,直接到证券营业部去换现金,不管价格是多少,只管卖出!有得赚就行。”

田晓青道:“知道。”

王林问道:“田姐,你的手要不要紧?”

田晓青为了表示自己没事,用手拍拍另一只手的伤患处:“没大碍!睡一觉起来就好得差不多了。”

王林笑道:“那就祝你们一路顺风了。对了,高昌民也是今天走,你们如果顺路的话……”

“不顺路!”田晓青道,“我们去南边。”

王林呵呵一笑,看了她一眼。

田晓青俏脸微羞:“我们走了。”

王林说了声好,送他们到门口,看着他们下了楼梯,这才关上房门。

李文秀笑问道:“那个高昌民,和田姐还有联系?”

王林摇了摇头:“两个人跟仇人似的,还能有什么联系?”

李文秀道:“你说这人的感情也真是怪,爱起来跟个宝似的,一旦分了手,又跟个仇敌似的了。”

“这叫爱之深,恨之切!”王林道,“我送你们到工厂后,我得赶紧回来把钱去存了。这么多现金放在家里不安全。”

李文秀道:“要我说,你今天就别送我们了,你先把钱拿去存了,这是最重要的事!我们走走路,也没有什么。”

王林点点头,先把大部分现金拖到银行存了,然后才到厂里来。

到了办公室以后,王林先把报纸拿过来看。

周粥走了过来,说道:“王林,你看到新闻了吗?国家要全面整顿私企。”

“我正在看。”王林沉吟道,“从长远来看,我觉得,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为什么?”周粥道,“这些私企,大都是偷税漏税的典型!据调查,有90%以上的私企都存在偷税漏税行为呢!”

王林轻轻摇头,说道:“去年的价格闯关失败了,你看看现在的物价,涨成什么样子了?民生维艰啊!”

周粥道:“现在的贫富差距太大了,工人们吃肉都成奢侈的事情了,农民的生活就更加艰难,今年春节以来,有几百万农民工涌入城市呢!城市里哪里有工作留给他们去做?现在国企都在闹停工、下岗潮!”

王林道:“全面整理私企,会导致这个现象加剧。那些在私企工作的工人,去往哪里?”

周粥笑道:“这些国家大事,就不是咱们应该操心的了。王林,我只佩服你,你说,你当初要是开的私企,现在也是被整顿的对象!”

王林露出一抹智者的微笑。

他何尝不知道,这几年私企的艰难?

所以他才拉申纺入股啊!

有申纺这个大靠山在,不管怎么改,不管怎么变,他王林都能稳中求胜!

王林旗下的产业,都有着国企的光环,这是王林在这个时代致富的不二法宝!

市民百姓还是相信国企,很多人甚至希望回到老路上去!

在这场激荡的大变革中,王林必须披上国企的外衣,才能站稳脚跟。

王林工厂里所有的工人,都是从申纺厂分流过来的。

这些工人,本就是国企职工。

现在王林安置了几千个工人了!

这也成了王林财富的护身符!

这一年,无数做大做强的私企,都纷纷倒闭了。

但王林的企业,却在不断的发展壮大!

周粥道:“有个私企老板,把投资了400多万的工厂,无偿捐给了村集体!成了典型人物呢!”

王林点点头:“我听说过了。你不觉得,这是改革的倒退吗?”

周粥道:“我现在看不明白。”

王林道:“申城的外来务工人员多不多?”

“多!现在都成老大难了!太容易滋生问题了!这些人没有工作,又没有钱,怎么办?太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了!”周粥道。

王林不由得想到了昨天那场劫难,抢他包的人,是一个操着外地口音的人,虽然不知道那人是哪里的,肯定也是外来务工人员,因为找不到工作,铤而走险。

周粥道:“国家发布了一项命令,在严控各地人员盲目外出呢!”

王林缓缓点头,这些事情,跟他息息相关,但又不会有太大的关系。

因为他用的工人,都是从申纺厂分流出来的,他不需要招外地人。

反倒是各地闹起的下岗潮,给王林在各地成立业务点,提供了招人的便利。

王林和周粥在一起,每天都会讨论看报的体会,这也是他们的日常交流之一。

李文秀不怎么爱看报,她也不关心国家大事,她心眼里只有她的工作、家庭和即将出生的孩子。

在家里看电视,除非王林一定要看新闻,否则电视里放的都是电续剧。

哪怕宁可看广告,李文秀姐妹也不愿意看新闻。

至于沈雪,在她单纯而美好的世界里,只有舞蹈——哦,还有王林。

也只有周粥,可以和王林聊聊时政要事。

他们在一起,聊东洋某个岛国的经济发展,谈北方老大哥的政治、经济危机,越谈越投机。

周粥其实也没有太多的朋友可以谈这些高端的话题。

她的哥哥嫂子,都是围着工作和家庭连轴转的人,以前住在家里,虽然可以和父亲、姐姐谈这些话题,但因为她年纪幼、地位低,没有人愿意倾听她的讲话。

王林不同,王林把她当成平等的朋友,甚至是带一种仰视的态度和眼光来看待她,毕竟周粥是正儿八经的大学生,又拥有独立自主的性格,是王林十分欣赏的那种女性类型。

周粥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建议,王林都会认真的听取,记在心里。

这种交往,让周粥享受到了爱情以外的另一种情感需求。

王林不仅尊重周粥,不仅能和周粥谈天论地、论古论今,还是她的知音呢!

一个人身边,懂音律的人本就不会太多,曲高那就更和寡了。

偏偏王林懂她,不仅能听懂她的音乐,还能和她一起弹奏呢!

人生知音古来稀。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这种知音的感觉,加重了周粥对王林的好感和依恋。

她最开始对王林产生好感,也是因为王林有着和她一样的爱好,两个人的心灵,产生了共鸣。

后来两人大闹一场,周粥赌气分手。

她想过再也不理他,再也不见她。

但工作和生活,又让他俩纠缠在一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