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为周粥铺路(2 / 2)
付美芳看着奔驰车绝尘而去,发出一声幽幽的长叹:“哼!傻瓜!我这么明显的暗示,你也听不明白吗?”
王林不是不明白,而是没必要。
回到家里,王林发现家里热闹得很!
客厅里坐着好几个不认识的男女。
那几个人看到王林回来,都起身看着他,露出谦卑的笑容来。
王林看向李文秀。
李文秀道:“王林,他们都是来找你的,说是即将调到你的工厂来工作。”
徐英走过来,接过王林的公文包,放到里面房间去。
王林问道:“你们是?”
“王总好,我们是三十五厂的员工,这次分流到王总手下工作了。”
“哦,你们好。”王林道,“你们厂的分流名单下来了吗?”
“已经下来了。王总,我叫秦根生,这几个都是同事。这位是张玉苓,这位是厉宏兴,这位是陈丽珍,我们一起来看望王总。”
王林摆摆手,和颜悦色的笑道:“坐吧,谢谢你们,让你们费心了。三十五厂现在怎么样了?”
“三十五厂的效益下滑严重,今年有一半的人待业了。”秦根生很是健谈,“我们厂的领导,如果有王总这样的开拓进取精神……”
旁边的张玉苓,用胳膊肘碰了碰他,示意他不要乱说话。
王林打了个哈哈,笑道:“几位吃过饭了吗?”
“吃过了,吃过了。”四个人迭声答应。
王林道:“好,很好。到时会通知你们来上班的。”
四人倒也识趣,略微坐了坐,就起身告辞。
王林起身相送。
四人连忙说道:“王总留步,王总再见。王总夫人再见。”
李文秀道:“几位慢走。”
等房门关上后,王林想了想,打了个电话给周霞。
“霞姐,”王林问道,“三十五厂的分流名单就决定了吗?”
“三十五厂?没有啊!”周霞道,“我还在做最后的审核呢!怎么了?”
“那就怪了,今天晚上,我家来了好几个人,说是三十五厂分流过来的。他们一口咬定说名单下来了。”
“哦,他们肯定是误会了。三十五厂的确提交了一份职工分流名单给我,但我还没有回复他们呢!这些人未必也太着急了一些吧?”
“你尽快审核确定人数!别闹出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来。”
“好的,我今天晚上一直在加班呢!”
“在家里加班?”
“嗯!”
“那辛苦你了。三十五厂有多少人过来?”
“一千多。”
“这么多?”王林讶道,“我听说他们厂有一半的人待业了,是不是真的?”
“是真的。所以这次领导特别关照他们厂,分流了一千三百多个人过来。”
王林道:“那你先审核三十五厂的分流职工。能留的就尽量留下来吧!”
“我知道。”
挂断电话后,王林对李文秀道:“这几天,再有这样的人来家里,你直接说我不在家,不予接待。”
李文秀道:“人家大老远的过来了,我总不能不管不顾的吧?”
“他们没送什么东西吧?”王林问。
“什么也没有送。”
“那就好,千万不可以收职工的任何东西!我家什么也不缺!”
“我懂得这个道理。”李文秀笑道,“我又不是那种爱贪小便宜的人。”
王林点点头,说道:“我去趟军哥家,我找周粥商量点事。”
“你去吧。”李文秀笑道,“我和徐姐学做虎头鞋呢!”
“呵呵,行,你们忙吧!”王林说着,就出门来。
周粥正在家里弹钢琴,见到他过来,笑道:“不在家陪儿子呢?”
“有事找你。”王林进了门,跟周军、王琳打了声招呼。
周军道:“王林,我去你们的集资房看过了,装修得挺好啊!还把两层楼给打通了,做了上下楼梯,相当于大别墅了!”
“你们的家具买好了吗?”王林问。
“不买,到时就把这边的搬过去。”周军道,“这边的家具都是新的,再买不是更浪费钱了吗?”
王琳问道:“弟,哪天搬家?我们一起搬吧?”
“通一个月风吧?八月份再搬也不迟。”
“到时你喊两个货车来,我们两家一路搬过去了。”
“这事交给我来办,厂里多的是货车。”
王林说着话,朝周粥使了个眼色。
周粥扮了个鬼脸:“干嘛?”
王林道:“找你谈点事,我们到你房间谈吧?”
周粥只得跟着她进了房间,问道:“什么事?”
“你那间集资房,你要买什么家具?可以先买进去通风。”王林问道。
“我没想过这个事。”周粥笑道,“要不,我们哪天一起去选家具?嘻嘻!”
“好啊。别的都可以将就,床一定要买大的。”
“我一个人睡,要那么大的床干嘛用?”
“大床好吃粥啊!”
“讨厌啊你,大晚上的又跑过来捉弄我?”她压低嗓音道,“不是给过你了吗?别不知足啊!”
“我来跟你谈正事的。”王林笑道,“三十五厂的事,你知道吧?”
“知道。一半职工待业了!”周粥无奈的一笑,“跟我有什么关系?我是一厂的,而且我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助理!”
“眼光放长远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忘记我跟你说过的话了吗?”
“什么话?”
“我说过,我将来有一天,是要并购申纺集团的,到时要请你当集团总裁的!”
“真的啊?我以为你说笑呢!申纺集团可不便宜,你想并购,可难呢!”
“我知道不便宜!”王林道,“我也没说全部买下,只是入股而已。”
“咦,这还真有可能。”周粥道,“所以呢?你对三十五厂有想法?”
“我和你商量一下,看看有没有办法,盘活三十五厂。”
周粥请王林坐下,她站在王林身边,用屁股靠在书桌上,就这么斜坐着,手撑着下巴,微微皱着秀眉,沉思道:“三十五厂是个老厂,和我们一厂比,也小不了多少。”
三十五厂和一厂差不多,也有配套的职工子弟小学、纺织技校、医院、电影院、图书馆、招待所等一应俱全。
后世困扰人们的房子、票子、医疗、教育等问题,在厂里都不是问题,都由厂里一手包办。职工进厂后就能分上宿舍,在厂医院看病基本是免费。孩子生下来45天就可以放在厂托儿所,然后是幼儿园、子弟小学、初中、技校,如果愿意还可以顶替父辈进厂上班。这里就像是一个自成体系的小社会,将计划经济下的管理体制、管理模式、管理手段发挥运用到了极致。
现在,就是这么大一家工厂,居然有一半的职工要待业了!
王林和周粥,都是同行业的人,而且都是有想法的纺织人,想到这事,自然有唇亡齿寒的感觉。
王林沉声道:“要盘活三十五厂,就必须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推进纺织产业基础高级化,填补新材料尖端技术空白,提升在全球产业供应链中的竞争力。这不仅是三十五厂要面对的困境,也是整个纺织行业要面临的困境!周粥,你就以此为题,写一篇建议书,提交纺织局领导审阅。”
周粥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王林:“我写?你为什么不写?”
“你文笔好。”王林露出一抹狡黠的微笑,“而且,你可以请你父亲润色。这也是在为你将来成长为纺织集团的总裁铺路。你现在没有亮眼的表现,以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