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86章 大明国旗(2 / 2)

加入书签

还有打旗语行驶军令,分辨敌我的作用。

目前相当于开启对外战争,那么像是国旗这样熔炼民心,军心的象征,效果就很显著了。

在发展大明内部繁荣的同时,对外的战争脚步,已经迈开。

这样也能很好的将内部矛盾,朝着外面进行转移。

国旗的设计,基本上就是朱英直接定下的。

长方形的旗帜,通体为赤色,通俗来讲就是红色。

红色是大明的国色,也是朱元璋最为喜欢的颜色。

明代属火,为火德。

朱是赤色。

所以定下赤色旗帜,毫无争议可言。

关于图案,确实让朱英思索了很久,不过左思右想的下,最后采用的,就是‘明’的汉字。

最开始的时候,什么星星,月亮,太阳,甚至还想过绣一幅山水上去。

然而这些,总是感觉好像差了些什么。

最后还是在跟老爷子讨论的时候,老爷子一句话点醒了朱英。

“既然是咱们大明的国旗,自然就是用‘明’字,这又有什么难想的。”

顿时,朱英豁然开朗。

是啊。

为什么总要是想着后世的旗帜款式呢,这倒是陷入魔怔了。

中原王朝的文化,本来就是以汉字为主,像是现在京师卫所旌旗,也是赤底黄字,绣大明二字。

也是长方形,不过成竖条,

最后朱英考虑美观效果的时候,准备把‘明’换成太阳和月亮的刺绣。

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定了‘明’。

整体排版跟后世红旗差不多,正面明字在左上角,寓意如日月般普照天下。

现在的大明,无论是综合国力,还是疆域人员,皆为世界第一,天下正统。

那些外邦番夷,自是要向大明学习。

日月的图案,是为了更加方便的辨认,但是汉字国旗,就是要告诉天下四方。

你看不懂,那就来学。

中原汉字,传承千古,这才是在文化上,最强也是最佳的代表。

正阳广场上,热闹纷纷,人群熙攘,哪怕是枯燥无聊的施工现场,那也是看得津津有味。

许多在京师生活的富民,平日也无须劳作,加上恰逢正月,天还未亮就跟着施工队一起,到这广场上来了。

“这都挖了有半丈深了吧,还没停下,不知晓要挖多深。”

“挖这么大个洞,是为了干嘛呢。”

“谁知道呢,应该建好就清楚了,不过我感觉,大概是和正阳大道有很大的关系。”

升旗台的挖洞,是为了埋下旗杆。

这根旗杆,可是花费了好大力气。

乃是经过高炉煅烧而成的精钢,且加入不少天外陨铁,不生腐朽,通体打磨得光亮无比。

旗杆分为两层,下层一丈,也就是三米,宽度为一尺。

上层,即是可见旗杆,总长为九丈五,寓意九五之尊,宽为七寸。

当这根十丈多长的精钢旗杆出现在正阳广场的时候。

所有见到的人,哪怕是官府人员,都忍不住惊呼起来。

那是由二十多位将士抬着,一路从城郊抬至正阳广场。

而后插入旗洞。

单单立起竖正,就花费了将近一个时辰,校队无语后,才是青石堆积,三合土填充,水泥覆盖,可用数百年。

“这上面好像还吊着一根绳子,这是干嘛呢。”

“别问我,我怎么知晓。”

“你不是说知晓的消息多吗,怎就不知了。”

“这事别说是我,哪怕是朝堂上的大臣,估摸着都不知晓,大概是太孙殿下的手笔。”

“这么大一根棍子,当真威武。”

目前来说,正阳广场上最大的热闹,就是这个升旗台了。

猜测的人非常之多,尤其那根绳子,更是引发诸多联想。

其实也有聪明人认为是挂着旗帜上去,但是没有得到认同。

旗杆固定好后,便就是升旗台呢。

整个升旗台,乃是由汉白玉打造而成。

为四方通行,有三层阶梯,由十二玉柱组成。

刻有九龙,十二纹章,锦绣江山。

一眼望去,华贵典雅。

自建成后近半月后,每日皆有锦衣卫十二人站岗,严禁靠近,只能是远远相看。

升旗台建好后,正阳大道这边的平整也差不多完善了。

正阳大道,宽约三十丈,长约三里五,即五百八十丈左右,由正阳门,直达正阳广场,最终点边就是升旗台。

目前的正阳大道,左右前后用木板做模挡住,一尺之高。

在这中间,每隔一丈,便有长竹隔断,一眼看去,密密麻麻。

今日,正是二月初二,龙抬头。

正阳广场,烧香祭祀。.

工部尚书沈溍开口问道:“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工部侍郎回道:“回大人,此刻正是午时三刻。”

沈溍点点头,而后朗声道:“吉时已到,动工!”

随着沈溍开口,早就等候多时的工部官员,跟着大喊起来。

“吉时已到,动工!!!”

“吉时已到,动工!!!”

“吉时已到,动工!!!”

一声声的传递,从正阳广场这里,直到正阳门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