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姨娘对我刮目相看(1 / 2)
第37章 姨娘对我刮目相看
此刻的吕轻年意气风发,书生气十足。
虽未言语,可那瘦弱的身子却是在微微发抖,连同着他那意气风发的嘴脸。
人生大幸,金榜题名。
如今吕轻年的喜悦程度,甚至要远超金榜题名。
他苦读诗书十多年,为的是什么?从官从政是其次,主要的还是想要成为像张先生,那样受天下读书人敬仰,流芳百世。
成为被天地认可的读书人。
官职是朝廷封赏。
可现在他也感悟了《才气焕发》,便是得到了文圣的认可,而文圣便是他们读书人心中天地。
在读书人的心中朝廷跟文圣之间,甚至都没有一丝可计较的。
吕轻年大喜。
当然他也没有忘记,这一切的机缘都是苏尘赠与的。
吕轻年审视着苏尘,这是他时隔多年再次正眼看这位大哥心中无比的敬佩。
单单是苏尘肯拿出《才气焕发》来给他感悟,这一份心境,吕轻年是自愧不如。
“大哥,请受我一拜,为往日的不懂事向你赔罪。”
说完,吕轻年真的是行了大礼,读书人,礼仪乃最高规格。
这孩子太单纯了,这会让我萌生罪恶感的......要不今后真的给他寻点儒家的古籍吧。苏尘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你是我弟弟,我帮你是应该的,不必行此大礼。”苏尘说。
“不!“
吕轻年斟酌一下,义愤填膺道:“读书人修身养性,张先生曾言,愿天下读书人,皆可将圣人经典倒背如流。
可我在过去的几年里,却一直想要在兄长面前出一次风头,现如今兄长却将这等古籍赠与我观摩,我能有如今的成就,一切都要归咎于兄长的好意。”
想在我面前装逼?看来没骗错人,罪恶感完全消失了......不过苏尘还是挺满意的。
吕轻年心高气傲,现在却肯跟他低头,身为大哥自然是欣慰。
苏尘迫不得已的想要小姨看见吕轻年一脸崇拜的看着自己,她是什么想法,会是有脸色。
“哈哈哈......”苏尘没忍住笑出声了。
吕轻年眼中满是疑惑,犹豫片刻,找到话题:“兄长,这本古籍我已参透,你可以拿回去了。”
“好!”
苏尘伸出手。
吕轻年却牢牢地将古籍放在怀里,完全没有一丝要给出去的迹象。
“兄长,刚才不是说要赠与我?”吕轻年假装没说过刚才的话。
这就是读书人,好在我早就习惯了......苏尘笑道:“到时候就拿着这卷古籍进去,想必无人敢拦你。”
吕轻年点头如捣蒜,他早就迫不及待了。
张先生主持的诗会,来的人可都是名满天下的大儒,又或者是年纪轻轻就足以作出旷世诗词的同辈人。
原本吕轻年是有点自卑的,但现在他自信满满。
正高兴的吕轻年突然皱了皱眉头:“兄长不去吗?”
苏尘受到邀请的消息,他自然是早就得知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没有受到邀请才会如此的情绪失控。
苏尘摆摆手:“不去不去,若是在教坊司举行还行......不是你也知道张先生那些读书人跟我家老爷子不合,我要是去了,只怕是有危险,所以还是算了。”
这么想没错,合情合理。
虽然张先生品格崇高,但世人皆知他与苏文清有不共戴天之仇,因此确实有可能会为难苏尘。
两人之间到底有什么仇那就无人得知了,但也有不少大儒推测,这矛盾已经不是两人的矛盾了,而是天下读书人跟天下武者的矛盾。
吕轻年点点头:“兄长,我明白你的意思,请放心好了,我必定不会给你丢脸的。”
只是......
原本自信满满的书生少爷,突然间像是遇见了挫折,瞬间变得双目无光。
“可是兄长,我听说最近又出来一位诗词能力完全不弱于你的人。
我师兄王礼甚至对他有着无尽的崇拜,听说还被跟张先生其名的韩文生大儒亲自指认为亲传弟子。若是我遇上他,想必也是无能为力。”
文人相轻。
吕轻年自然是不会服气的。
这我同意......苏尘当然知道吕轻年口中所说的人,其实就是他。
这就是手心手背都是肉,苏尘当然不可能骂自己了。
苏尘沉声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我跟那人诗词能力相差不多,自然是也没必要分出高低。”
吕轻年看着随口一言,便是能千古流传名句的苏尘,俊美的脸庞异常严肃,“谨记。”
苏尘点点头:“既然如此的话,我就先走了,你也好好准备明日诸般事宜。”
他要走了,事情都做完了,自然没有留下来的必要了。
吕轻年犹豫一下,又抬起头,沉吟道:“兄长,可否为我赋诗一首?
就以那顾建堂将军去镇守蛮夷为题?”
可以,不愧是能考中举人的读书人,脑子很好用。
苏尘知道是对于昨日之事耿耿于怀,但虽心有不满,却又无法作出相比于送行诗的千古名诗,所以才想着要以这样的方式来让他创作。
吕轻年咬咬牙,直接跟苏尘表面心意,“明天宴会,来人可都是天下大儒,亦或是朝中权贵,所以我明日前去除了对长者的敬仰,也存了结交人脉的想法。”
“若是能让在场人赏识,益处多多。”
好家伙,这是意外知道自己感悟了《才气焕发》所以变得心高气傲了,将心中的野望全部展示出来了?
这样的行为,苏尘在现代的时候,经常使用,也就是俗称的拍马屁。
一时间产生了共鸣。
“青海长云暗雪山。”苏尘淡淡道。
吕轻年闻言,急忙拿起文房四宝,可又觉得如此普通的文房四宝,又怎么能配得上这千古名诗。
不知不觉间,他完全就将苏尘当做了是能跟张先生相提并论的人。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苏尘说一句,吕轻年就颤抖着手写下一句,终于是大功告成了。
书写过程中吕轻年有一种心悸的感觉,并且是愈发的强烈,放下笔,凝视着宣纸上字迹清俊的七言,双眼灿灿生辉,脸色略显激动。
能令读书人产生共鸣的诗,不是没有,可那即便是名满天下的大儒,都很难完成,可苏尘却是随手作出。
吕轻年难以置信,可现实就摆在面前,他不得不信。
“好诗啊,兄长果然是绝世诗才。”
他神色异常兴奋,既有读书人看到一首好诗时的惊喜,又有明日那些名满天下的人看见这一首诗到底是什么感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