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兴学之道(1 / 2)
在利益上的事,没有对错,只有得失。
自家百姓的利益,唐清安当然要放在心上,虽然没有明言,只一句反问,就能做到让韩明琏明白该如何做。
此人和他身后的盟友李适,野心勃勃,如果不是镇江边的金江军,早就已经作乱。
作为一个明聪的勋臣,此人知道什么才是正确的选择。
队伍重新动了起来。
因为这件小插曲,唐清安没有坐回去,而是出神的望着窗外,藩国境内的景物。
映入眼帘的景色,和鸭绿江那边的镇江,并没有什么差别。
“比起日本,我从来没有顾忌过朝鲜。”
唐清安叹了一声,缩了回来,重新坐正后,向陶杰感叹道。
“将军为何有此言?”
朝鲜人口虽然不如日本,但在大周的众多藩国中,也算是独一份的,听闻将军的话,陶杰感到诧异。
“两班勋臣不改变,朝鲜的贱民和野民会越来越多,空有人口而无利于国力。”
原来如此。
陶杰以为自己明白了,看到陶杰的样子,唐清安知道他并没有完全明白。
无论朝鲜国主如何变,两班勋臣何派当权。
五家作统法,纸牌法,贱民法……
这些以法度成为体系的剥削,不以个人的意志而改变。
数十年后。
仅朝鲜东南部的庆尚道,饥民就到达数十万,在那一年中,根据史料记载,藩国只一年的时间,就饿死了一百万人。
而那时候的朝鲜,并没有遭受战乱,已经和平了多年。
唐清安为这些百姓感到悲哀。
为了解救这无数的百姓,唐清安有同情心,也伸出了援手,支持百姓迎娶之事。
尽了一份道义,回报两国的宗藩情谊。
自己力有未逮。
他不是藩国的国主,不可能在藩国发动变化,名不正言不顺,不会得到藩国国内的支持,反而会反对他。
“藩国弱,所以两班也弱。”
唐清安指了指窗外,穿着丝绸,坐着轿子的两班人士,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
“别看他们在自家百姓面前,表现的强硬,在藩国国内,对国外的德川幕府叫嚣的厉害。
但是真当直面外敌的时候,却态度软弱。”
对于此事,陶杰有所了解,他还和日本驻朝鲜的使者接触数次。
德川幕府建立后,派使者到朝鲜。
两班勋臣斥责,反对等等,声音巨大,群情愤慨,但是对德川幕府的使者,驻扎国内,并没有实际性的动作。
包括通商等等。
德川幕府的使者未至之前,不接触,驱逐,警惕,不许通商等等声音。
当使者抵达后。
不久。
幕府将军的目的,皆达成了。
朝鲜的百姓无数,有勇气对抗倭寇入侵,敢痛骂德川幕府的使者,让其胆怯不敢踏出门。
而两班勋臣,心中却对幕府报有恐惧之心。
“所以未来攻伐日本之事,我们不可直接明言,让两班勋臣知晓,否则必定引起他们的恐慌,畏惧之下,做出各种推诿的事情。”
“难道不拉上朝鲜吗?”
陶杰反问道。
唐清安摇了摇头。
他从来不做亏本的买卖,自家百姓要吃苦的时候,必定会拉上周边所有人一起吃苦。
“直接透漏给两班反而不美,唯缓缓引导和利诱,让其逐步跟上我们的脚步。
当他们没了后路,在把事情揭开,让他们无法回头。
此计划繁琐,想要达成目的,需要心思缜密的人,遍观金江镇,唯你才能担此大任啊。”
听完将军的夸赞,陶杰并没有得意。
他虽然自傲,却不是自大。
自己在朝鲜国内事事顺利,仿佛把两班玩弄于鼓掌之间,但如果真以为对方是傻子,那其实自己才是傻子。
将军把他的想法说的很详细,自己也听明白了。
对于将军交代下来的任务,自己也有信心完成。
不是因为朝鲜两班勋臣傻,其中很多人都会看穿将军的意图,但是看穿了又怎么样呢。
老西派的金瑬,少西派的李贵这些当权派,沈器远,李德仁这些地方派。
就连半个傀儡的李倧。
他们都是聪明人。
按照将军的计划推动,用不了多久,这些人皆能猜到将军的首尾。
但是。
面对他们内部的纷争,外部金江镇的强大,他们就算猜透了,又能如何对抗呢。
灭一国难,灭一家易。
而偏偏一国,被这些家族掌控。
享受百姓们的供养,必定要承担责任,两班和百姓不同,必须家大于国。
如果两班中有人能以国家为重的觉悟,那么朝鲜也不会有如此的局面。
所以,合该被金江镇控制。
在鸭绿江边,陶杰还有两班勋臣,告别了平辽侯。
正如平辽侯之言,在战事未决之前,一切以战事为重,话中的意思两班勋臣都明白了。
所以对于平辽侯的要求,朝鲜国内的各派勋臣,都为此努力,以争取对方的支持,至少不反对。
以便他们各自日后的大事。
离开了朝鲜后,行军的队伍,气氛就很压抑,因为被团团簇拥保护的那辆四轮马车。
“林推官,将军请你去见他。”
一名骑手突然寻来,在队伍中找到林如海。
林如海闻言,不敢怠慢,跟着骑手来到队伍的中间,将军所乘坐的马车。
车厢中。
林如海坐定,看到将军的身侧有一本书籍,余光一扫,依稀看到书面的芝峰二字。
还有余字,被将军的衣角挡住。
芝峰。
林如海默默的回忆,有关此二字的书籍。
“异国人笔下的大周,读来倒是让人新奇,有种别样的收获。”
唐清安笑道。
将军一开口,林如海就醒悟。
难怪自己竟然一时间想不出这本书,原来是朝鲜的书。
将军自从离开朝鲜,就心情不大稳,难道是因为此书?
“写下此书的朝鲜人,的确大才,描述的我国官员,面对海外国家时,他们的看法和态度,颇有神韵。”
林如海笑道。
“林公也看过?”
唐清安诧异。
虽然知道林如海博览群书,却没有想到,对方连朝鲜的书都看过,且看过不少。
不然哪里这么巧。
林如海点点头。
他前番陪同大公子入朝,那段时间除了公事私事,每日都会抽出时间,学习朝鲜的书。
芝峰是一个人的别号,在朝鲜颇有名气,但是自己入朝时,此人已经去世。
所以林如海开始时没有想到。
现在有了眉目,很快就对号入座,记起了此人,以及他的著作。
作为科道上的探花,记忆定然非凡。
“李粹光也是两班勋臣出身,经历过倭寇侵朝的战争,先后三次出使大周。
正因为他和大周的深入接触,所以他的笔下,介绍西方国家情况时,记下的大周人的看法和态度较为新奇。
让我增长了一些想法,且扩大了眼界,这本书的确值得一读,将军慧眼识物,令人佩服。”
林如海笑道。
李粹光号芝峰。
唐清安心中不禁升起佩服。
虽然知道林如海大才,可是和他的接触,长久下来,每每细事中,都不得不让人惊叹其才能。
“在海禁的氛围下,主张发展海贸,指责两班勋臣的党争,认可在倭寇入侵时百姓们的抵抗。
夸赞义军的将领,认为歼灭倭寇,恢复国家,全靠义兵的力量等等,是一个以实为重的达者。”
林如海感受到将军意有所指的目光,脑海中高速的运转。
勋贵出身,高中探花,担任兰台寺大夫,又在全天下最富庶,最激烈的巡盐御史一职上,坐稳了多年。
现在已经四十九岁的林如海,已经一只脚踏在知天命的门槛上。
天赋,学问,见识,经验,大局……
可以说。
此人是一名国才。
唐清安看着眼前的林如海,论起关系,他也算是自己的姑丈人。
林如海向来稳重。
能在巡盐御史的职位上,坐稳这些年,能沉得住气,经得起压力,是必要的德性。
他猜到一些将军的心思,但是他不说。
见状。
唐清安也沉思了起来。
车厢中,又恢复了安静,只有车轮在道路上发出的声音。
“将军,前方就是镇江城,是否要入城休整?”。
车厢外,突然传来了询问。
“不停留,照正常行军,野外扎营。”
队伍数千人。
入城和不入城,消耗的物资不同,对百姓的骚扰程度也不同。
所以唐清安不想入城。
自己有这份觉悟,那么金江镇的官员们,现在,或者未来,还会保持住这份爱民之心吗。
唐清安受够了藩国勋臣,那股人人散发的恶臭气息。
朝鲜也有忧国忧民的人,也有不错的制度,例如大同法。
但是核心还是要靠人。
当两班从根子上烂了,在多的优秀的学问,以及多好的政策,也不过空中楼阁。
金江镇数百万民,论起规模来,也算是一国的规模,且是不弱的一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