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四章 李青舟讲课(2 / 2)

加入书签

「开始吧。」

李青舟深吸一口气,止住跳动不安的心,翻看了自己手中的书卷。

《西山读记》。

「适,可也。莫,不可也。无可无不可,苟无以道主之,不几于猖狂自恣乎......

故,圣人之学不然,于无可无不可之间,有义存焉。然则君子之心,果有所倚乎?」

先是侃侃读出一番经典,随后便是李青

.

舟的开口。

「这一段典故引自于夫子训言「君子之於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於比」,讲的便是一个人道,乃是夫子当年观易经中爻之象有感所言。」

「中爻者,人道也,人道即仁道,易经六爻,上二为天之道、下二为地之道,人道居其中,故而人道者又言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虽为无适无莫,无可无不可,但绝非随波逐流、明哲保身之意。

中庸之道乃仁道,因而君子中庸,不可专、不可偏,没有一定支持之事亦无一定反对之事,凡合乎仁义之事便当从之、倚之,方可合乎君子之心、合乎中庸之道、合乎易经中爻之象。

......」

拆解圣人之训是极难之事,因为圣人早已不在,留言又过于简要晦暗,因此后人注解极多,释义广泛。

注解者,众口难调罢了。

李青舟讲完了自己的解,讲堂内自然有人反对,以提问的名义。

「请问侍讲,何谓无适无莫?」

「既无敌反、亦无亲慕,是为无适无莫。」

「无敌反、无亲慕,如何能言仁义呢?」

提问的人便是早前刚入学时看李青舟不起的冯书平,这位新科探花神情倨然,句句不饶。

「天地君亲师皆为亲慕,贼匪寇盗小皆为敌反,我辈之人不尊亲慕,不御敌反,那岂不成了无君无父、无礼无法的禽兽?这,怎么能叫仁义呢,因此我认为,李侍讲的注解错之大矣。」

面对如此刁钻的质疑,李青舟丝毫不慌,面色如常淡泊开口。..

「亲慕敌反无所厚薄,善则从之,过则罚之,不因亲慕而袒纵、不因敌反而偏盖。

天地君亲师亦有过错之时,君之过则臣谏,亲之过则子诤,师之过则徒纠,这便是君子的做法。

是故有云:君有诤臣,不亡其国;父有诤子,不堕其家。臣诤君过社稷有福,此为国之仁,子诤父过宗族有福,此为家之仁,国家有仁则相辅兴旺,此不为仁义吗?

贼匪寇盗小亦有悔过之日,国有法、礼有道,敌反之人自有礼法处置,罪当死者不赦、罪当活者不枉,予其悔过之机便是恩同再造,此不为仁义吗?」

冯书平被反驳的哑口无言,讲堂内此刻已是叫好声一片。

这下便让前者臊红了脸。

他以言挖坑想给李青舟戴上一顶无君无父的大帽子,然李青舟却将他驳斥的体无完肤。

讲台之下,诸葛隽微微侧了一下身子,谓岑越小声言道。

「你的眼光很好,这李青舟的确有才华,做一任翰林侍讲绰绰有余。」

「这个年纪能将夫子讲义读的如此通透,不得了。」

岑越咧着嘴,满脸欣慰的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