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四百七十七章 荣耀大学校长的最合适人选(2 / 2)

加入书签

正好马麟觉得陈树柏教授就蛮合适,理念似乎也和雷蕴荣相同,也趁此机会将陈树柏教授介绍给他。

马麟也知道,如果雷蕴荣把大学建起来的话,那肯定对荣耀集团和香江中文大学的合作是不利的。

但他依然决定这么做,一来是这件事情根本阻止不了,二来是他有属于自己的骄傲。

既然担任了香江中文大学的校长,他也希望能够在这所大学留下自己的印记。

中文大学和荣耀集团的合作虽然让电子学院成为强势学院,也给整个学校带来了一些积极的变化,但是不能太依赖荣耀集团。

香江中文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的大学,其他学院也需要发展起来。

他想让荣耀集团成为香江中文大学的一个合作伙伴,而不是唯一合作伙伴。

而且可以预见的,雷蕴荣之后创办的大学会是一所偏理工的院校,对香江中文大学的影响也不会特别大。

吃完晚饭,马麟和陈树柏见有其他人过来找雷蕴荣,也适时地先告辞离开。

“阿荣,一下午都没见你,没去外面逛逛么?”迎面而来的包船王笑着说道。

“刚刚和中文大学的马麟教授聊了聊,没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

“难怪,给你介绍一位朋友,这位是许士勋许生,香江第一代船王许爱周的三子。”

“哈哈,老包,我和雷生早就认识了,不需要你介绍。”一旁的许士勋笑着说道。

“我还以为你们不认识呢,正好现在有机会介绍你们认识一下,没想到你们之前就认识。”

“香江的圈子就这么大,再说雷生可是香江最威的人,认识他很奇怪么?”

三人找到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许士勋接着说道:

“听说雷生你最近在石澳买了一块地皮准备建造豪华别墅,不会是想金屋藏娇吧?”

雷蕴荣知道他是在开玩笑,笑着回道:

“许生可不敢乱说,我和云韵的关系可是好的很,我们的第二个孩子也即将降生了。

我在那里建别墅,只是想找一个远离喧嚣的幽静之地,没事去那里度度假,也给自己一个安静思考的空间。”

石澳位于港岛最东端,这里远离香江市区,景色优美、环境清净,最初汇丰银行的多位高管在那里置地建造豪华别墅。

不久前雷蕴荣也在石澳乡村俱乐部边上,选了一块靠海的地段,准备建造一所私密的度假别墅。

“企业发展越大,越让人如履薄冰,在突飞猛进的时候,是应该抽出时间静下心来思索一番,总结一番有没有被遗漏的潜伏危机!”许士勋点了点头赞赏地说道。

不过他突然话风一转,问道:

“我注意到雷生旗下的华人银行似乎对地产行业抱有很大的警惕之心,一直没有给地产业贷款,莫不是雷生你也不看好地产业接下来的发展?”

“也?莫非许生你也不看好香江的地产业?”

“看来雷生是真的不看好了!”

“也不是说不看好,只是华人银行毕竟是刚成立不久的小银行,加上我的主业也是在电子行业上,所以在给电子行业放款之后也就没那个资金继续给地产业贷款。

而且在我看来香江地产经过之前这一轮连续六七年的涨势,房价已经有些偏高,有泡沫话化的风险!”

许士勋知道雷蕴荣有所保留,不由直接问道:

“雷生你也应该知道我们这次北上背后的意义,你觉得香江的未来会是怎样?”

许家虽然号称是香江的第一代船王,但早在六十年代开始就已经弃舟登陆。

现在名下的轮船早已售卖一空,整个家族的资产主要集中在地产业上,香江未来的前途,可以说直接关系到许家的直接切身利益。

许士勋之所以加入访问团,也是想借此北上的机会亲自来探听一下消息。

香江回归是民族大义,除了那些汉奸,每一个华夏人自然都不敢公开说可以让英国人继续殖民下去。

但对像许士勋这样的富豪来说,心里未必没有其他想法,由英国人继续治理下去虽然只能当二等公民,但至少他们现在拥有的财富不会受到丝毫威胁。

这是人之常情,拥有的越多的人,对未知的未来也就越恐惧。

“许生,其实这个问题等你见过了**心里自然就有答案了。”雷蕴荣笑着回道。

“看雷生你这淡定的神情,心里应该是早有答案吧?”

雷蕴荣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转而说道:

“许生,不知你知不知道,以前国宾馆是不对外营业的,从去年开始钓鱼台国宾馆正式对社会营业开放!但据说像这样的豪华总统套房,住一夜的价格为3998美元。

所以我觉得这次内地改革开放的行动,是动真格的,内地也将越来越开放!所以丝毫不用担心香江回归之后有什么变故。

至于香江的未来,其实许生心里应该也有答案,伦敦那边根本没有多少办法,内地的态度一向都是坚定的。

更何况内地连伦敦手中现在握着的三个条约,都从未予以正面承认,你觉得内地可能会接受让英国继续统治香江吗?

而且要知道华夏也是五大常任理事国,如果现在新界租约到期还不能拿回香江,国家该如何向所有国人交代?

所以香江在九七年是肯定会回归的,国家有这个维护领土完整的实力和决心!”

听了雷蕴荣这话,许士勋也不由地沉默下来,一会儿才突然笑道:

“看来还是我患得患失了,痴长雷生你二十多岁居然还没你看得通透。”

“我觉得许生你不用想太多,船到桥头自然直,离九七年还有十多年呢,但我觉得回归以后我们可能会过得更好,拥有更多的机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