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0章 互相算计(1 / 2)

加入书签

北方的大地就是如此,寒冷的冬天刚刚过去,夏天就悄然而至。

两天时间,光秃秃的树梢突然冒出一层绿油油的树叶,在风儿的吹拂下,哗啦啦作响。

几只不知名的鸟雀穿梭期间,追逐打闹。

金盈起身,为自己穿衣。

半年多来,已经习惯了,但还是要一刻钟才穿好。

好在自己不用见外人,穿的好不好也无关紧要。

一手按着床头、一手按着轮椅,慢慢的将重心挪过去。

“小姐,还要做复健啊?”

金盈用力去感知双腿的存在,和往常一样,没有任何知觉,

有些灰心丧气。

如果不是夫君所说,自己或许早就坚持不下去了。

接过湿润的毛巾,擦了脸、手,放了回去。

看看她又拿过来的梳妆盒,摆摆手让她拿开。

张巧没有走,又往前推推。

“小姐当真不用?”

“小妮子话里有话呀,老实交代,今天谁来做客?”

“能让你心甘情愿出去的,除了姑爷还能有谁?好吧,不用就算了,反正也不是外人、晚上还要洗!”

说着就要端着梳妆盒离开。

愣了片刻的金盈,伸手抓住张巧的衣角,眼睛中冒着惊喜。

“他回来了吗?”

“大少爷派张三提前回来报信的,一会儿要路过北地,在城墙上或许能看到!”

“路过?不回来吗?”

“矮油我的大小姐,姑爷可是将军,肯定要先安顿士卒,要不然我们家会被吃穷的!”

金盈脑海中再次浮现朝思暮想的身影,顾不上其它,迫不及待的就要出门。

张巧急忙跟上,帮她推车。

登上北面的寨墙,迎着尚且凛冽的风儿,看向北面的官道。

官道的尽头被树木遮挡,隔绝了视线,让人心里着急。

记得他还在李家庄的时候,自己经常去找他,每次过去他都知道。

询问原因的时候就是占卜,要是自己也会就好了。

时刻知道他在哪儿、是否安全,也不用隔着明月寄托相思之苦。

如今他在彼、自己在此,还能占卜出来吗?

不,不用占卜。

就是此时!

灰色的白桦树林中,人影攒动。出来之后,只一眼,就看到了那位身穿大红披风的将领。

“是他!”

“不会吧,隔着这么远,能分辨出来?”

骑兵队伍慢慢靠近,在一里地外的官道经过,径直朝向岱县而去。

近乡情却。

李乜放慢马速,慢悠悠的往前走,只想多看她一眼。

“将军,我带领部队去岱县,您先回去吧!”

“不了,一同去,晚些我再回来。”

李乜拒绝了。

昨晚睡不着,便和傻三郎说了几句话。

其中一句话让人内心唏嘘:

‘将军真好,能和夫人团聚,不像我们,家人都在千里之外的关中呢!是死是活,也没个信儿。’

聚少离多,只有离开的够久,才知道团聚的美好。

想到了那一年的春节,在满是积雪的高速上过了一个星期,只为赶回家吃个年夜饭。

这也是中国人独有的思乡情结了吧?

寨墙越来越远,收回目光,拍一下马屁,朝岱县奔驰。

大军来到城北的旧军营,这里是自己第一次擅作主张的地方。

为了拯救活不下去的灾民,一次分发了七八千石的粮食。

还好当时有上级的文书,即将寇边的起义军,要不然光越俎代庖这一项就够喝一壶的了。

现在想想还心有余悸。

军营里面光秃秃的,一个士兵都没有,只有愕然的普通百姓和一群嬉闹的孩子。

这才想起来,军营已经挪南边白鹿山了。

陆赟、伯达等人也在那儿。

李乜想不明白,为什么不放在北面抵御敌人?

从西城绕了一圈儿,再次来到白鹿山。

无数的房屋依山而建,中间不乏高墙大院,比县城还要阔绰。

酒肆官邸、园囿城墙,俨然成为了新的岱县。

以陆赟为首,岱县官署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来了。看到为首的银铠小将,远远拱手。

李乜是正三品的左武侯大将军,场上最高的是陆赟的正七品县令。

没有托大,翻身下马,摘下兜鍪,来到陆赟面前,单膝下跪。

陆赟的注意力从五百雄壮的骑兵身上挪开,脸上笑眯眯的,大大方方的承受了李乜这一礼。

感慨当初慧眼识英才,作为他的举主又是恩师,左武侯大将军又如何?还不是要给自己这个芝麻官行礼?

这下好了,一万的屯田兵加上五百骑兵,整个荆湘不管是朝廷还是叛军都要给自己几分薄面。

急忙将他扶起,满意的捋着胡须:

“怠之做官半年,就成为朝廷大员。昔日还说要借助科举入世,百官同僚,你可见谁是科举出身?”

李乜汗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