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八百八十八章 国家发展教育为本(2 / 2)

加入书签

如今却也能做到平淡的,给这些鲁国文儒见解出来,见惯不怪道:

“天下之大,需要我们探索的地方还有很多呢。”

鲁国文儒们若有所思道:

“如此说来,这种新式学堂所教授的东西,完全领先于七国?”

方昭君自信道:

“这是自然,就连发给孩子们的教材,都是改过很多版本才最终定稿的,不信我带你们去看看。”

言罢,方昭君带领鲁国文儒们,来到学校的档案室,这里摆放着很多书籍,其中包括修改过十几版的教材。

鲁国文儒们翻看这些教材后,内心大受震撼,感慨道:

“方院长,这种教学方式,是否能促进国家发展?”

方昭君正色道:

“以长远的角度来看,教育能解决一切问题。”

“就拿我大秦来说,把三年举办一次的春闱,改成了一年一次,而且不限制出身,只为了选拔出最优秀的人才。”

“除此之外加设武举,选拔出一些虽然不善文辞,但武力超雄的健将。”

“结合文武等一系列的知识技能,我们现在把春闱更名为高考。”

“高考?”

方文君微微一笑。

“高考乃是春闱的进阶版,但却凌驾于春闱之上,并且不拘泥秦国人,全天下的人只要想出人头地,都可以通过高考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相比春闱考试中存在的拜师门现象,比如考试时是哪位官员监考,基本上就默认考生,是这个官员的学生,而高考就完全不存在这个现象。”

鲁国文儒们听的起劲,从古至今一直流传的,三年一次春闱考试,竟然被改成了一年一次。

虽然加大了朝廷的工作量,但同时也给朝廷注入更多新鲜的血液,也让寒窗苦读的学子们,有了更多的机会,真是一举多得的好办法。

方昭君一板一眼道:

“总之,教育是发展的前提,不能治标不治本,一切要从娃娃抓起!”

众鲁国文儒觉得,方院长说的非常有道理,不停地点头表示赞同,同时手中的笔飞快的记录着,她说的每一句话。

这时候,有鲁国文儒看到一个篮子里,装着满满一筐方方正正,用木头刻出来的字,他好奇的问道:

“方院长,这是何物?为何要刻这么多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