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惊动皇帝,祝荣出逃(1 / 2)
徐安也不是个省心的主儿,在杭州城大小有些名望,借着这点名望,人家也是过得很舒服,良田美妾自然不少,领着份俸禄呢还。
徐安整理日架鹰走狗,赌场青楼。对杭州城里的新鲜事儿,热闹事儿知道的最快。
那日回家,喝得迷迷糊糊,进了小妾房,摸黑上床,闻到小妾身上的香味,早已按捺不住,胡天胡地一番沉沉睡去。
早上醒来鼻子里有股幽幽香味,叫人冲动,又翻身上马大杀四方,把小妾弄得娇喘阵阵,不堪重负。
徐安自己舒爽完翻身躺下,问道:“你身上这是什么味儿?”
小妾道:“平安桥下新开了个琉璃铺,里面卖的有香皂。这是月季花味儿的,据那店小二说,以后还有别的味道。”
“新鲜,谁开的?”
“就那做胭脂水粉的祝荣。”
徐安正为一个月后魏国公寿辰发愁,这新鲜物事不是现成的礼物么?明日去瞧瞧,若是可以直接拿几块送过去。也好显显脸面。
徐安命小厮去平安桥店铺里取东西,就说徐府上要用。小厮得了令,赶到平安桥铺子,早已晚了,只剩几具玻璃器皿。
祝荣不敢得罪他,包了笔墨纸砚文房四宝送给小厮,道:“还请小哥多美言几句,家里就只剩下这点东西。
这是五两银子,小哥拿去喝茶。
若徐大官人真的想要,不如等我再去进货。”
小厮得了好处,见真没香皂也不追究,回去禀告徐安。
徐安勃然大怒,骂道:“这厮是不把我放眼里,什么没有,分明是不想给,罢了,罢了,既然给脸不要,那某就去自取。”
徐安这几日都在青楼,哪里知道杭州的这些新鲜事儿?
待听小妾说完,又找人打听一番,便对夺取祝荣产业有了兴趣。
这玩意要是弄到金陵城,能卖多少钱?
徐安带着十来个帮闲,浩浩荡荡杀向平安桥。
路上谁也不敢阻拦。祝荣正巧没在,铺子里已经没什么货,仅有几套玻璃器皿,他得安排人继续北上取货。
徐安跨步进门,就先被玻璃柜台震惊,这么亮晶晶的好东西,可比文房四宝漂亮得多。
他不学无术,笔好坏分不清,对这些东西毫无感觉,但这玻璃柜台却让他十分喜欢。
小二上前给他打招呼,他拨开小二靠近,仔细观看,过了片刻才直起身子,道:“香皂呢?我要一百块儿。”
小二苦笑道:“大官人容禀,香皂卖得太快,已经卖光。大官人您要不看看来点别的?”
徐安冷笑:“我徐某人的名字在杭州也是叫得上号,谁也不敢糊弄我。
你这店铺刚刚开业一两天,就跟我说没了?莫不是欺瞒我?”
小二连忙告饶:“欺瞒哪个也不敢欺瞒大官人,实在是没了。
连家里就只剩下一块,还被用过,也不能卖给大官人啊!”
徐安道:“当真没有?”
“当真没有。”
徐安道:“好吧,既然没有,那就要点别的,把这些东西都给我包上。”
小二吓一跳,赶忙道:“徐大官人,这些东西可不便宜。”
徐安反手就给他一巴掌:“你是看不起我?以为我买不起吗?”
小二不敢说话,只想把这位瘟神赶紧送走。
把茶碗、灯罩等物全部打包,算了下帐,道:“大官人,承惠一共两千四百两。”
徐安道:“带上,等香皂来了我一起给钱!”
几个帮闲的浪荡子分别抱起包裹好的玻璃器皿就走。
小二吓坏,赶紧从柜台里绕出来,拉住徐安的袖子苦苦哀求。
“大官人,我们掌柜的不在,就算你要走,也给我留个欠条,否则掌柜的回来我不好交代。”
“你敢拉我的袖子!活腻歪了吧?”
徐安踹翻小二,小二脑袋撞地上,流了血。小二不依不饶,爬起来又抱住徐安的脚,哭道:“大官人饶命,大官人饶命啊。”
徐安不耐烦,喝道:“还看着干嘛?动手!”
浪荡子对着小二拳打脚踢,那些护院听到动静早就出来,可这位是魏国公的亲戚,谁敢动手?
竟眼睁睁看着那小二被打得奄奄一息,铺子里的货物也被洗劫一空。
徐安扬长而去。
祝荣接到消息赶回来,只骇得肝胆欲裂。
小二医治无效,死了。
祝荣跑到知府衙门哭,把事情经过说了,知府勃然大怒,“好你个徐安,仗着你与魏国公有些关系,竟然敢如此为所欲为!”
知府大人立刻点起标兵,命人捉拿徐安。
徐安向来不把官府放眼里,听到有人来拿他,指使护院将知府标兵打一顿。
知府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命杭州卫带了一千人前去捉拿徐安。
徐安在家里听到这个消息,猛拍桌子骂道:“这厮成心跟我过不去!”
一千余人将徐安的府邸围得水泄不通,他也不敢反抗了,束手就擒。
千户对徐安道:“大官人你这可做得有些过分。知府标兵那是朝廷脸面,杀标兵形同造反,你怎地这么糊涂?”
“兄弟还请关照关照。”
千户道:“正因为咱们是兄弟,我才提醒你一句。
我是没办法放了你,但你不是有关系吗?
那就把事情闹大,请他们出手帮忙。”
徐安苦笑,他跟魏国公徐辉祖确实有些关系,不过都出了五福,他连见都没见过徐辉祖,怎么请他帮忙?但千户的话提醒了他。
如今单靠自己硬抗不行,还得找外援,于是便寻到杭州转运使的头上。
杭州转运使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他判断知府的做法是为了面子。
如今圣上喜好儒学,对达官贵人没有丝毫好感,想了想干脆把这事呈上去道奏折了事。
愿意巴结徐辉祖的人多如牛毛,奏折到了朝堂,有人一看这杭州知府事闹得这么大,便弹劾他公报私仇。
这事闹得建文帝都知道,不但祝荣没想到,知府也没想到。
建文帝整日里处理国家大事,繁琐得很,好容易有个比较有趣的事,便多问几句。
黄子澄、齐泰这些围绕在建文帝身旁的人,都以大儒著称,对这样的事自然不会姑息,便命三司调查。
三司调查的结果很快,这毕竟也不是什么难事。
但结果却叫几个大儒极为愤怒,他们愤怒的不是朱高炽,而是杭州这些商人毫无底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