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02章 海关(1 / 2)

加入书签

朱棣问他关税又该怎么处理呢?

朱高炽说:“其实关税很简单,如果鼓励多进口粮食,那就粮食免税,甚至还可以给补贴。

如果出口就要征重税。税收的计算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几句话没办法说明白。”

尽管如此,两人还是畅谈许久,关于帝国税务的问题,朱棣知道得更加详细些,但朱高炽拥有更多的是后世的目光,双方相得益彰。

朱高炽向朱棣解释说:“其实历代王朝的问题,几乎都可以看作是经济问题的,中央财政收不上钱,没钱就没办法养兵,加紧盘剥百姓,可不就是农民起义军遍地吗?”

朱高炽以唐朝安史之乱为例,安史之乱其实并非单纯是财政问题,而是当时的关陇贵族盘剥河北地主,最终导致了地主阶级的内讧。

安禄山的出现是必然的,安史之乱的发生也是必然的。

但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平定叛乱,国家元气大伤,但再也没有回到过去的那种程度。

唯一值得称赞的是德宗的两税制改革,使得唐朝稍微恢复元气。

这也是中后期的唯一盛世,此后急转直下。

直到末年爆发黄巢起义,黄巢是个私盐贩子,按照道理来说他应该有钱,可他依然起事,重要的还是当时的私盐贩子也不好当。

唐朝经济空虚,中央财政无法支撑,导致武力镇压起义,至二十帝而亡。

另外宋朝的问题可能更加复杂些,但北宋末年宋徽宗的挥霍无度也是灭亡的重要原因。

而且宋朝的问题更大,虽然经济文化上更加繁荣,但宋朝的三冗问题无法解决。

大量钱财无效空转,养活的都是些奸邪小人,国家最终沦为那个德行也完全是咎由自取。

朱棣听完两个例子沉默不语,儒家把两宋,唐朝灭亡的原因归结于朝廷腐败无能,但朱高炽却说都是因为经济的问题,现在看来朱高炽所说的更加可信。

因为朱棣并不是完全迷信儒家的人,他认为,朝廷灭亡肯定有更加合理而坚硬的原因,这不是换上几个人就能解决的问题。

朱棣决定让朱高炽起草改革税务的办法,并且要在朝堂上讨论。

次日早朝时朱棣果然抓住胡庸有地数万亩却从未申报过税收的事,拿出来让大家讨论,大家讨论来讨论去,其实也没什么好办法。

说得最多不过是加大监督力度。

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人出头来提改革税务的事。

突然都察院的一个御史跳出来,大声道:“陛下,当前税收,存在诸多问题,就如生员,秀才还好些,可以一旦成了举人,立刻鸡犬升天。

以广西某地举人为例,考上前也只是勉强度日,考上后,立刻成亲结婚,休了糟糠之妻,娶了某员外的女儿。

这还不算,某员外的田地大部分都归于举人。

但并不是真的给了举人,而是挂在举人名下,举人可以借此敛财。

据臣所知,此举人名下共有田地数千亩。

除员外家里的土地外,还有许多族亲、乡邻,皆把田亩归于举人,自己则成佃户。

这样的好处就是,不用给朝廷缴税,臣以为不过数十年,帝国将收不上来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