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挟持逃跑(2 / 2)
“奉孝,我知道你只为雄主效力,陶谦不可能是你的选择,莫非你追随的是曹操?”
“能得如此明主,是我毕生所求。”
“为他效力比为陛下效力好?”荀彧想不明白,郭嘉为何如此执着,曹操的地位跟刘辩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只要是有脑子的人都知道应该追随谁。
“我看重的并非一时的荣华富贵,而是不世之功,万古流芳,这些东西陛下都给不了我。”郭嘉话里带有嘲讽。
荀彧也听明白了,对方在嘲笑他贪图一时的荣华富贵,然他并非如此,与刘辩相处数月,他发觉刘辩不仅有雄才大略,眼界之高更是他生平所见。
能够为这样的皇帝效力,那是所有臣下的梦想,荀彧不觉得自己选错,他反倒认为郭嘉看走眼,论出谋划策,计定天下郭嘉在他之上,但说到看人识人,他认为郭嘉远不如他。
“奉孝,如今你还有机会,只要你愿意跟我一起返回洛阳,我定向陛下力荐你。”荀彧终究还是心软,想要郭嘉跟自己一起回去。
“忠臣岂能侍二主,我让你跟我留在徐州你也不会同意,你就不必浪费口舌了。”郭嘉毫不犹豫拒绝。
荀彧摇了摇头,最终还是放弃劝说,他很了解郭嘉脾性,只要是决定的事情,就不会轻易改变,他说再多也无用。
经过一连数日赶路,太史慈和荀彧带着人马来到彭城附近,只要继续往西走一到两天,就能离开徐州进入豫州。
唯有出了徐州地界,他们才算真正安全,到时候陶谦人即使追来,他们也不敢轻易踏入豫州。
这一路上虎卫营都是在外风餐露宿,他们不敢进入任何城池,因为一旦进去会遭到埋伏,所以不能冒此风险。
太史慈早已发现有人在后面跟踪,但他没有阻止,因为他们人太少了,只有数十个虎卫营士兵,即使知道被跟踪,也拿敌人没辙。
现在他们手上最大的筹码就是曹操和郭嘉,只要这两个人在手中,敌人也只能跟着,不敢轻举妄动。
期间曹操曾试过数次劝说荀彧和太史慈,要是他们放人,他保证追来的兵马不会伤害他们。
但荀彧和太史慈岂是那么容易被说服,纵使曹操把嘴巴说破,也不可能说动他们。
眼看天色渐黑,太史慈决定今天不再赶路,而是进入彭城附近的一处树林安营休息。
一般在野外很少选择树林里过夜,因为树林地形复杂,野兽又多,十分危险,所以通常都会选择平原或者河边安营。
但荀彧和太史慈反其道而行,他们人数稀少,树林中安营休息更容易藏起来,即使追踪的敌人知道他们方向,也不易找到他们,所以进入森林过夜反而更加安全。
在吃过晚饭后,太史慈让士兵熄灭篝火,晚上点着篝火太过显眼,很容易被发现,所以必须熄灭。
今晚是他们在徐州的最后一晚,过了今晚之后他们就会向豫州进发,再走一天路程便能抵达。
在进入徐州的前一晚是最危险的,太史慈和荀彧都有预感敌人会在今夜行动,所以他们必须要比以往更加谨慎小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