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65 建安九年的上半年(求订阅月票)(1 / 2)

加入书签

任何时代,经济基础才能决定上层建筑。

如果百姓吃都吃不饱,无法生存,也就不用谈什么创新与变革了。

其实生存资源一直都是够的,只是,自觉高高在上的那群人不会把资源分出去罢了,才造成了如今的局面。

这种理论,黄月英也不止一次的与诸葛亮灌输过,后者更是在听了黄月英那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后,深以为然。

生存资源的分布不均,让这世道分成了多个世界。

贫者无立锥之地,饿死者不计其数,富者酒池肉林,为祸地方,家中金银粮食堆满库仓。

想要打破这样的情况,平定天下为其一,其二就是立法使贫富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当然,第二点还需仔细完善,到时候……才真的是与世家作对。

只不过,现如今不必考虑第二点。

“既然孔明要去叶县,那我等可要回襄阳?”鲁肃看向了黄月英。

在楚安,他见识到了很多超出他认知的东西,他也相信……黄月英的大计划是能成的。

越是这种时候,他越是要去理清与发展商行,收纳会员,让他们明白……这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

黄月英想了想,点头,“也好,恰好还得关注汉中等地的形势,在襄阳更方便些。”

鲁肃笑着摸了摸胡子,襄阳到底是一州治所,消息往来会更加灵通。

“只是……让阿均他们研究这蒸汽机,我又有些放心不下。”黄月英叹气。

“那不如,子敬回襄阳,有消息快马或行船传来便可。”诸葛亮微笑着,“反正,如今修了青灰路,方便了许多。”

他总不能看着鲁肃这么一个大汉和自家媳妇儿一起去襄阳,还留在那儿日夜商议大计吧?

鲁肃随后也点头,对此没有意见。

“既如此,那我便再准备些东西,子敬慢慢的命商行去实行。”黄月英又道。

“好。”鲁肃应下。

于是,三人便暂时各回各家。

黄月英则是去准备了一些针对不同地区的商行发展与规划,去年在荆州各地查账,算是把荆州走了一遍。

虽说百姓的贫困都相似,但各地的发展之路却不尽相同,就如后世的扶贫道路,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一般。

有一些能当时便做出决定的,她早已命人去做,还有一些地方,贫困的很没有特色……想要发展经济,还得她帮他们找出路。

种桑、养鱼、种果树,又或者是商行牵头,建一些作坊,带动当地经济。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冬麦夏稻的推广。

荆州多数地方,可行冬麦夏稻,可有一些地方……要将旱田改为水田,实在太难,并不适合。

这样一来,她就需要去寻一些不错的良种,例如……玉米、土豆、红薯什么的,只是这些不是在美洲就是在南美洲,太远了。

或许可以多弄一些葛根、山药、大豆让百姓们在贫瘠些的山地种植,水资源丰富的,除去养鱼之外,还要种植莲藕等。

总之,得先把人的肚子填饱再说。

仓廪足,方能识礼仪啊,打好经济基础,人口暴涨,到时候她的计划才能往前狂奔啊。

……

庞山民家。

庞山民今日也未曾去县衙,因为要招待诸葛瑾,两人便也聊了一些家常。

等见到诸葛亮,两人便都笑了笑。

诸葛亮也笑,随后找了地方坐下。

“孔明也长大了。”诸葛瑾感叹。

这般乱世,他们父母早亡,都是叔父带大的,叔父没多久也就去世了,兄弟姊妹几个,能平安长大,其实已经实属不易。

又因各自成家立业,各奔东西,一年也难得见上几回。

“辛苦兄长这一遭了。”诸葛亮笑笑。

“长兄如父,谁让我比你大。”诸葛瑾翻了个白眼。

两人失笑。

“今日方至楚安,发现此地……与其他地方多有不同。”诸葛瑾将话题转回,他本来是想从庞山民这里套话的,奈何庞山民就是不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