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9章 造纸技术(2 / 2)

加入书签

身后跟着的造纸作坊的匠人眼睛一亮,齐声道:“是因为纸?”

包安一脸茫然,还是没想明白。

“不错!”李恪表情严肃,给予了肯定的答案:“就是因为纸,因为纸太贵,百姓连最廉价的竹纸都买不起或不舍得买,更何况是硬黄纸、宣纸这类的上等纸了。”

“一本书,几万字,近百页!包括印刷费用,装订费,那价格寻常百姓如何买得起,连书都买不起,试问他们如何能够读书万卷,如何能够拥有丰富的知识。”

“但是新纸的价格是任何人都可以承担得起,组合成一本书,价格也高不了多少,书籍的价格不高,自然能够让更多的人得以识文断字,提高我大唐子民的个人修养。是传播文化科学。推动我朝文明的绝世创举。”

“若是如此,不需要十年,我相信在我大唐上下不论贫富贵贱,人人都可以拥有纸张写字,人人都可以手拿书本读书。这种技术与其让人谋求私利,所以我建造这个工业区,建造各种作坊,就是为了让大唐的这些技术,来造福天下万民!这也是我一直在找能工巧匠的目的!”

旁边一名流民惊呼道:“若真如此,殿下的这种做法可是功在千秋,利在万世的壮举啊!”

“包老丈,我想请你做造纸作坊的匠目,并不是我李恪要独吞你的造纸技术,而是怕别人牟利。这技术只能给朝廷使用,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我想这也是史家前辈之所愿。”

“殿下,你什么也别说了,我包安本以为自己贱命一条,死活无足轻重。但如今才知我这技术也能干大事,也能利国利民,为大唐贡献自己的力量……殿下,从今日起,我就跟着你了。”包安神情激动,也让李恪说的前景蓝图而震撼,这番言语斩钉截铁,在阳光照耀之下。随着面颊肌肉的牵动,须发都跟着突突跳动起来。

李恪看了手中的新纸,道:“色泽不一,是因为草木缺少粘性,漂白的时候固然成功,但一制浆时,问题就会出现,所以造出来的纸不但色泽难看,而且颜色不一。只要增加黏性,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包先生,你这里有没有蔗糖?”

包安讪讪一笑,李恪明白了,笑道:“曲亮去取一些过来!”

不到半个时辰曲亮就带来了一大堆蔗糖和一大堆吃食,并请包安一起吃,但包安哪里吃得下,告罪一声,就提着蔗糖实验去了。忙碌完毕,才出来拿东西吃,不过依旧坐立不安地时不时地观看。

如今一切工序,完成只等湿纸烘干了。

见时辰差不多,包安进入了作坊,作坊里发出了一阵惊呼,不一会儿,就兴高采烈地捧着一叠白纸大步走了出来。

“成了,成了!”包安兴奋得红光满面,激动之情,无以言表。

李恪拿过纸张,果然一张张的,毫无瑕疵。洁白的如玉一般,摸了摸纸面光滑,扯了扯还行,来回折叠还是没有问题,稍逊于宣纸,但比起硬黄纸、竹纸那是好上不少。

“这……这纸可媲美宣纸!”便是曲亮在这一刻也动容了起来,说话都有些结巴了。

“别高兴太早了!”李恪看了一下手中的新纸,认真道,“你们也不看到用了多少蔗糖,如果那么多糖加进去了,只是产出这么多点纸张,最后也没有几个人用得起这新纸。”

“殿下说得不错,这并算不得成功,让我再想想!”包安笑意全无,当即顾不得他人,坐在地上沉思起来。

看着冥思苦想的包安,李恪笑笑:“甘蔗渣!”

包安当即狂喜道:“是啊!我怎么想不到呢!甘蔗渣虽然经过榨取糖分,但还是剩余一些榨不出来的,甘蔗渣又能造纸,里面剩余的糖分又能弥补粘性的不足!”

造纸产生的污水对环境危害太大,李恪让曲亮思考这个问题,也算是给他们出一道题,要么搬到极度偏远无人山区,要么在现有的造纸作坊上想办法。

其实这个问题李恪早就考虑过,只是在等水泥的制作,只要水泥制作出来,就可以在工业区建一个大型的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过的水,灌溉农作物,浇花都没有问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