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五十九章退守金墉(1 / 2)

加入书签

洛阳城,宣阳门紧闭,墙体上的野草更多,在炙热的阳光照射下无精打采地低垂着。

太守府。衙署内鸡飞狗跳,夏侯宗之的咆哮声传出老远。

“朝庭的援军何时才会来?今日给郗刺史的求救信可发出了吗?秦兵现在离洛阳有多远……”

官道上滚滚的烟尘让宣阳城头的守兵紧张起来,号角声响起,弓箭手严阵以待。

待旗帜靠近,能看清旗上的晋字,城楼之上欢声雷动,援兵到了。

验过文书印信,城门打开,杨安玄率军进入洛阳城。

宽阔的铜驼大道冷冷清清,看不到几个人影,两旁的建筑与数年前离开时没有变化,齐云高塔沉默地注视着众人的到来。

杨安玄在府前下马,太守夏侯宗之带着府衙官吏接了出来。看到杨安玄如此年轻,夏侯宗之微微皱了皱眉。

胡藩与夏侯宗之是旧识,上前见礼介绍道:“夏侯太守,这位是伏波将军杨安玄,奉朝庭旨意率军前来救援洛阳。”

夏侯宗之见杨安玄身后的兵马不多,心想朝庭的公文不是说有三千兵马吗,怎么只有这点人。

“兵粮可够?箭只、守城的辎重可够?”杨安玄又问道。

…………

杨安玄解说道:“洛阳城几成废墟,并无防守的意义,便让秦军占去,想来也不会毁坏城中建筑。只要金墉城不失,秦兵便不可能驻守。秦兵退走,洛阳城自然重归。”

姚崇眯起眼眺望了一下夕阳中的金墉城,只见楼阁飞檐从城墙上空探出,真如金台玉楼的仙宫一般。

城下的秦兵齐发出一声惊呼,檀孤立知身后有险。

热血沸腾起来,洛阳若不像华山、弘农一样望风而降,自己便会率麾下儿郎将那残破不堪的洛阳城踏成齑粉,然而纵马南下,直抵长江北岸,重现天王当年故画。

杨安玄的手指在洛阳地形图的西北角一点,道:“夏侯太守,有否想过弃守洛阳城,退守金墉城。”

檀孤急旋战马,避了开去,不再多话,向本阵驰去。

夏侯宗之往后缩了一步,对着杨安玄道:“杨将军,朝庭命你前来救援洛阳城,这交战之事便听由你指挥,本官为你做好后援。”

密密麻麻的役夫在刀枪的驱使下伐木立寨扎营,营寨很快便在洛水之旁立起,步兵依次入营,箭楼之上,持弓的秦兵开始驻守。

恶风呼啸,估计掷来的应是长枪、短矛一类的东西,出手的时机要掐算精准,才能技惊四座,震慑晋军。

“檀孤,我军初来,不知城中虚实,万一晋军藏于城中,夜间被其所趁,不如扎营在外,稳打稳扎。”姚崇笑着解说道:“晋军不足万人,我军堂堂正正便可碾压,何必冒险。”

“嗖”,一声冷箭飞出,直射檀孤的咽喉。

檀孤抱拳应道:“谨遵齐公之命。”

夏侯宗之唉声叹气地道:“还能怎样,固守城池等待援军。胡参事,方才你说辛将军会率

他是秦皇姚兴之弟,当年平远将军、护氐校尉杨佛嵩背晋投秦,便是他率军援救,击败杨佺期,斩杀了南阳太守赵睦,致使杨佺期谪迁新野太守。

姚崇立马阵前,打量着里许外的金墉城,身旁一名将领不解地问道:“齐公,为何不径直入驻洛阳城中?”

檀孤在城下讥讽道:“怎么无人答话,莫非吓破了胆。既如此赶紧献城投降,免尔等一死。”

略做寒喧,夏侯宗之问道:“杨将军,朝庭不是派遣三千兵马来援吗,为何仅有千人?”

数匹快马从洞开的宣阳门中驰入,头上的尖锥帽显示这是一群氐骑。

在一众将领的簇拥下姚崇驻马山岗,目送着滚滚烟尘延展向前。

大堂重新见礼落坐,夏侯宗之笑道:“说起来愚初来洛阳时还见过杨将军一面,四年不到杨将军才名动京城,统军前来救援洛阳,看到杨将军老夫不由生出廉颇老矣之叹。”

看来夏侯宗之并无御敌之策,杨安玄对洛阳的地形十分熟悉,径直开口道:“愚方才进城时,发现城中并无多少百姓,可是避出城去了?”

洛阳城西八十余里处,姚秦大军浩浩荡荡地沿着洛水朝东行进。

满腹疑问地领杨安玄入内,对于府衙杨安玄是很熟悉的,他在这里渡过了少年时光,虽然此身非彼身,那些美好的回忆却难以磨灭。

郡司马黄康反驳道:“如此一来,岂不将洛阳拱手相让,不妥。”

金墉城城垣宽厚坚实,地势险要,北靠邙山,南依大城,南北长逾两里,东西宽约半里,足以容纳万余驻军。

夏侯宗之赞同道:“杨将军所言甚是,黄司马,立刻将辎重、粮草转移至金墉城。”

金墉城是三国魏明帝时筑,是洛阳城西北角上的一座小城,本是曹魏时帝后游玩的别宫,晋代魏之后,被废的帝、后安置于此。

杨安玄手扶箭垛,扬声喝道:“秦人为何无故兴兵,犯我国土。若是识趣,速速退兵,不然待我天兵反攻,国破人亡,悔之晚矣。”

夏侯宗之站在金墉城西墙,面色苍白地看着秦军扎营,惊恐地喃喃语道:“这么多秦兵,光轻骑就有数千,如何是好?”

侦骑驰出洛阳城,向二十里外的大军回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