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零六章 十年之后(1 / 2)

加入书签

十年,能有多大的变化?

水泥路,铺满了全国。

蒸汽机派上了用场,第一条铁路的诞生,火车也进入了历史的舞台。

火枪,手枪,都已经退下去了,现在取而代之的,是冲锋枪,步枪。

火炮能打得更远,威力更大。

而大江的第一条电网,也正式开始输送电力。

除此之外,生物学领域,医学领域,正式进入了微观界面。

江科院扩大规模,光是在职的研究人员,就多达两万多人……

这十年,大江几乎是每天一个变化。

唯独没什么变化的,就是赵铭和李贵妃的儿子。

他从小是被皇太后带大的,在赵铭面前,天生的就有些懦弱和自卑。

因为他的父皇,经常被人拿去和开国皇帝做比较,很多百姓甚至认为,赵铭的功劳,比开国皇帝还大。

毕竟,每逢乱世,总会有人出来稳定乾坤,但从未有哪个守成之主,能做到赵铭这个地步。

女性意识开始觉醒,赵铭也恰到好处的提出了妇女能抵半边天。

但是同样的,他也派遣锦衣卫死死的盯着,丝毫不允许这种权利出现异变。

就怎么说?

只要有女人说出一些骇世惊俗的话,赵铭丝毫不介意把她送到外面去挖矿……

商贾,这是被管控最为严格的人群。

这些人要怎么形容呢?

用赵铭的话来说,不允许丝毫的资本苗头露面!

这群人,老老实实的做生意,赵铭不反对。

但是你们为了钱,想要耍手段,不管符合不符合律法,用赵铭的话来说,那就是没有律法,我创造律法也要办了你!

读书人还是很受人尊敬的,匠人也有了出路,唯独商贾,还是社会的底层。

他们有钱,但是没太大的作用,除了吃饱穿暖之外,平常办酒席之类的,他们甚至不允许坐在主桌。

谁要坐了,那么不好意思,朝廷是会来抓人的!

赵铭经历了某些时代,自然也清楚某些人群的过分,所以哪怕大江在很多人看来,对于一部分人群是没有人权的,赵铭也丝毫不在乎这种言论。

而儿子赵平的到来,让赵铭有些恍惚的抬起头。

没多久,一个年轻人就进入了赵铭的视线之中。

赵铭看了对方一眼,很快就低下头看着手里的文件,等到文件处理好,这才抬起头来。

赵铭母亲总共有十二个儿子,别的什么都不用管,重点是李贵妃生了两个儿子,长子赵平,次子赵喜。

平安喜乐,这四个字,只有李贵妃和红锦皇后的孩子能用。

只可惜,红锦皇后只生了一个儿子,还有一个女儿。

儿子叫做赵安,女儿就没叫赵乐了。

因为乐字被南宫月抢走了。

当然。

没有人在乎南宫月就是了。

南宫月的孩子,既然会继承离原,这是他母亲的嫁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