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九十八章 爱国教育(1 / 2)

加入书签

赵铭听说过一件事。

前世的记忆里,外人入侵,进入了祖国。

然后国内的人以为没什么事情,一个个的还在看热闹。

为什么?

因为国内的人以为事情跟他们没有关系!

最后就是祖国受辱。

因为当时的朝廷,让百姓的归属感不强。

现如今赵铭当了皇帝,他当然不能这么做啊!

难不成,到了日后,百姓看着大江要打仗,也一个个的站在旁边看热闹,感觉这件事和他们没关系一样?

这是赵铭无法接受的。

深思熟虑之下,赵铭写了一份新的策划。

爱国教育。

赵铭主要写的是爱国教育的大纲。

而这就不得不提到了大江目前的教育事业了。

目前大江的教育主要分为传统学习。

就是学出来当官的。

科学学习。

就是江科院研究员培养的这些。

还有就是所谓的军事化学习。

也就是所谓的军校。

而这三种学习模式,在初期都是一样的。

初期的识字过程,被赵铭叫做扫盲计划。

这个每个地方都有指标之类的硬性规定,就连农村人都要跟着认识几个字。

让赵铭惊讶的是,百姓对于学习的热度,十分的高昂。

认识几个字,更是让他们欣喜不已,没有太多人反对的。

而教育的主体,也就是那些孩子,一个个在学习之后,就逐渐进入了后面的三阶分流,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学习方向。

总体说来,还算不错……

赵铭的教育也没有落下就是了。

毫不客气的说,现在的教育普及,虽然没有彻底的让每个人都有书可读,但是大多数人都能读书了,也愿意读书了。

加上国家国库在这一方面的投入,丝毫不客气的说,很多学校都是不收钱。

私人的私塾也变得正规起来。

这就是赵铭带给大江的变化。

此时提到爱国教育,当赵铭把写出来的东西丢给内院,所有内院的人都惊呆了。

毕竟,从来没有人想过,要从百姓开始教育。

而伴随爱国教育一块丢过去的,还有法律教育,灾害等教育。

内院的人没忍住,终究还是找到赵铭。

赵铭有些不解,“难道是这些教育方式让你们感到不满了?”

众人齐刷刷的摇头,“并不是这样的陛下,我们只是很好奇,陛下怎么会想到这些教育方式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