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百六十二章 牧民的狗(1 / 2)

加入书签

赵铭这话一出,赵平顿时安静下来了。

赵铭平静的看着自己的儿子。

“想明白了吗?”

“大江的稳定,并不是朝堂的稳定,也不是百姓的稳定,更不是所有人什么都不做,就能保持的稳定!”

“大江的稳定,是很多人共同促成的。”

“这里面,有皇室,有朝廷官员,也有氏族。”

“虽然朕很不想承认,氏族在这里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听到这话的赵平,当然不服气啊!

他疑惑的看着赵铭,“父皇,儿臣没有记错的话,很久之前,你曾经说过的,氏族对于我们整个国家而言,那就是一种寄生虫,一种没有丝毫作用,只会戏我们血的东西,现在你竟然说他起了很大的作用?”

赵铭笑着点点头。

“十几年钱,是什么样子的?”

“十几年前,所有人都只会埋头种地,农人,才是大江的支柱。”

“大江的农人安定下来,那么大江也能安定下来!”

“但是现在呢?”

“作坊里作业的流水线工人,工地里搬砖的建筑工人,还有那么多各行各业的工人!”

“你想想,这个社会发生了多大的变化?”

“这期间,这转变,你以为,没有那些氏族的帮忙,我们就能如此平滑的转变?”

听到这些话的赵平有些不满了,“父皇,恕儿臣直言,这都是父皇政策的功劳,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赵铭闻言哈哈大笑!

“有什么关系?”

“不管是政策实施的初期还是中期,甚至是现在,这都和这些氏族大家脱不了关系!”

“朕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政策的实行,是需要载体的。”

“尤其是这种影响到了社会主体变更的这种政策,你以为单独凭借朝廷的影响力,就能把事情办了?”

“正好像当初,朕和那些氏族开会,朕就提出来,让他们把土地交给国家,然后让国家给他们相应的产业,保证他们的长治久安。”

“你们看到的,是那些氏族将土地交了出来,你们看不到的,是那些氏族,旗下那么多的土地,那么多的佃户,农民,却没有一个作乱的!”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赵平冷笑,“农人都不用交税,他们哪里还有的胆子作乱?”

赵铭翻了个白眼。

“朕举个简单的例子吧!”

“假设你是氏族,你手里有十亩地,有三个佃户。”

“这个时候,你的地要交出去,这三个佃户,十亩地,你打算怎么分?”

赵平轻笑一声,不上当,“我交给朝廷去分,这样不就好了么?朝廷还有别的地,凑成十二亩,那就是一人四亩地……”

这个解释……

不太满意。

对于赵铭来说是这样的,赵平甚至都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啊!

此时赵铭也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