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二十章 结个善缘(2 / 2)

加入书签

即便会因此遭受一些非议,甚至是骂名。

在魄力上,朱元璋即便身处整个封建王朝历史的所有皇帝之中,那也是名列前茅的。

开国皇帝,又怎么可能畏首畏尾呢?

但朱元璋这个人,是矛盾而又复杂统一的,马皇后的分量在他的心里太重。

所以,马皇后的话,他是一定会认真考虑的。

“罢了,等此事了了,咱再找苏璟好好说道说道吧。”

朱元璋淡淡道。

……

很快。

朝堂之中,关于李善长弹劾杨宪的事情便传开了,有朱元璋的助力,这事想传的慢些都不成。

“韩国公的病好了?”

“总算是有人弹劾杨宪了!”

“韩国公出面,这朝堂的风气,总该整治一下了!”

“杨宪的好日子到头了。”

“我也要参杨宪一本,一定要把他赶下台!”

……

朝堂上下,议论纷纷。

随着李善长的带头冲锋,各种弹劾杨宪的折子纷纷涌现。

中书省。

“右丞相,又有折子递上来了。”

“丞相大人,这是礼部的折子。”

“工部的折子都在这里了……”

……

“好了,不用再说了,本相都知道了,放下你们就可以走了。”

杨宪直接朝着下属怒斥了一句,所有人便都散去了。

看着眼前密密麻麻的折子,几乎全都是弹劾自己的,杨宪终于有点紧张了。

没错,仅仅只是紧张。

现在的杨宪并没有多么的恐惧,因为只要有一个人还信任他,那这些折子,都没有任何的作用。

皇帝朱元璋才是一切的关键,只要朱元璋还信任自己,还要重用自己,什么弹劾都是假的。

杨宪随意的翻看了几份折子,上面的内容出奇的相似。

放肆为奸事。

几乎都是照抄李善长折子的内容,李善长怎么说的,他们就是怎么写的。

“李善长,你都在家养病了,竟然还这么的不安生,还真是不服老啊!”

杨宪冷笑一声,随即也开始写起了折子。

就允许李善长弹劾他么?

他也能弹劾李善长!

自从上任右丞相以来,杨宪可没有少去找李善长违法犯罪的证据。

从杨宪进入中书省以来,他就一直把李善长当成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也从未放弃过针对李善长。

只不过之前一直都在隐忍而已。

而李善长能身居高位多年,自然也不是易与之辈。

即便是养病在家,对于朝堂的影响力依旧在,所以杨宪的调查,并没有调查出什么具有影响力的事情。

鸡毛蒜皮的小事倒是不少,但想扳倒李善长根本没可能。

杨宪做的最多的,也就是在朱元璋面前诋毁李善长了。

写完折子,杨宪便让人把这些弹劾自己的折子全都扣下,然后将自己的折子递上去。

“等李善长倒台了,我再来好好对付你们!”

杨宪冷冷说了一句,然后直接去往了应天府大牢。

苏璟被关押也有几天了,他一直都没有去审过,主要还是在做网罗工部罪证的事情上。

他才刚出发,行踪便汇报到了朱元璋那里。

杨宪要去大牢提审苏璟,朱元璋一知道便直接让大牢放行,不再阻拦。

换个人审一审苏璟,或许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大牢内。

苏璟正在画着世界地图,此时大致的轮廓已经全部结束,只有每个区域的细节需要填充。

苏璟只记得上辈子的国家分布,明朝这会整个世界的国家到底是啥情况他并不清楚,所以现在苏璟填充的细节全是山脉河流这些地形信息。

只不过,这样一来,苏璟需要回忆的细节就有点多了,所以进展也是相当的缓慢。

咔嚓!

牢房被打开,两个狱卒走到了苏璟的身旁:“苏璟,快出来。”

苏璟依旧沉浸在画图之中,完全没有反应。

其中一个狱卒直接走到了苏璟的身边,一把抓住了苏璟的肩膀直接呵斥道:“画什么画,听不见……”

“哎!老孙,客气点!”

另一个狱卒赶忙喝止住这个老孙。

老孙偏头看道:“老陈,他都马上要被审了,估计没几天好活了,客气不客气的,有啥用?他还能出去不成?”

狱卒老陈说道:“这位可是太子的老师,你又不是没见到之前太子在这陪着,咱该客气还是客气点,结个善缘也是好的。”

“真是搞不懂你啊,老陈,就说这大牢里,你结善缘的犯人多了去了,有一个善缘有用吗?”

狱卒老孙摇摇头,似乎是在讥讽老陈,不过抓着苏璟肩膀的动作却是轻柔了许多。

显然,他听进去了。

狱卒老陈打了个哈哈道:“善缘么,何必求回报,就是心安而已。”

“随你吧。”

老孙随口道,然后朝着苏璟道:“犯人苏璟,跟我们走吧。”

此时苏璟已经回过神来,他看向狱卒老陈道:“这位牢头,你叫什么?多谢你的善缘了。”

狱卒老陈说道:“苏先生说笑了,我就是一个普通狱卒,我叫陈大全。对了,他叫孙家兴,他就是刀子嘴豆腐心,苏先生别介意啊!”

“陈大全,孙家兴。”

苏璟重复了一遍,点头道:“我记住了。”

狱卒老孙看了苏璟一眼,毫不在意道:“你记住又能怎么样?快走吧,晚了我们可是要挨罚的。”

“好。”

苏璟笑笑,并未说什么。

这两个人狱卒,倒是让他有些意外。

大牢内,因为接触的都是犯人,环境都是阴暗潮湿,狱卒呆的时间长了,这心理上难免会有些极端或是不正常。

态度不好,甚至虐待犯人。

这样的狱卒并不少见。

反倒是陈大全和孙家兴这样的,很少见。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