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章 新兵训练(1 / 2)

加入书签

蜀地的流民问题为什么会这么严重呢?

陈羲表示,这个问题的锅,要由某个叫做熊出没的人来背。

18年,熊出没出任蜀地最高行政长官,但是因为是空降领导,又压不住地头蛇,又不想给军费,便决定军阀之间划定防区,自筹粮饷。

每一个防区,几乎就相当于是一个独立王国,其中的军事、民生,皆由当地军阀自行决定。

这也就使得各个防区之间,税率不同,道路不通,工业生产几乎停止,军阀之间又是攻伐过多。

结果就造成了现在这般,苛捐杂税严重,土地兼并集中,流民饿殍遍地。

流民为了一口吃的,只能参军混日子;兵一多,军阀就想打仗。

最终形成了越打流民越多,流民越多越打的恶性循环。

最严重的时候,60%的民众都是流民,即使是最为繁华的天赋之国,也有着3、40%的人口是流民。

现在,也就是1919年这个时间节点,已经是局势相对比较好的一段时间了。

即使面临着重重困难,但是募兵这件事还是要做的。

为此,陈羲做了两手准备。

一方面,请陈父出面,靠着他的面子,在广元府那边看看能不能招一点人过来。

另一方面,在青县,一边尽力以优厚的待遇招募良家子弟,同时收拢流民,矮个子里拔高个,招收身体较好的、没有抽叶子等劣迹的人进入军队,充当预备役,战时不上战场,仅仅用于维持秩序,充充门面,相当于警察。

如此同步进行,耗时半个月,总算招收到了八百多号良家子弟,以及四百多门面。

接着,就是由系统支援的教官,按照陈羲提供的《民兵训练手册》,来进行训练,并根据士兵体质,来调整训练量,并且教授基础的文化课。

(教官原本使用的是1936年的训练方式。)

在食物上,陈羲也是毫不吝啬,花费巨资,买来了大量的粮食,米饭馒头管饱。

虽然因为产量的关系,无法提供足够的肉食,但是依旧是搞到了不少猪油,尽量为士兵补充油水。

猪仔和鸡仔也已经在采购的路上,这批物资将在运输到青县之后,交由良家子弟的家中进行抚养,期间饲料的费用将由陈羲代付,但是长成之后的出栏猪以及鸡蛋,则是只能卖给陈羲。

这是在士兵的基本军饷之外,再对家庭进行额外的补贴。

通过这些以及每个月3块大洋的高额军饷,来吸引更多的良家子弟积极从军。

至于说预备役的军饷就并没有那么高,一个月就只有一块大洋,并且在食物上也差了很多,只有插筷不倒的米粥,以及辣炒的青菜。

当然,他们的训练频率也很低,每两天才会训练一次,在他们的体格养起来之前,陈羲只打算让他们在监督下去维持治安。

日子就这么在训练、训练和训练之间度过了一个月,陈羲甚至都没有去过官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