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3章 木子洋到齐泰纺织报到(2 / 2)

加入书签

木子洋和所有新员工一样,听得如痴如醉。

他们仿佛穿越时空,亲身体验了齐泰纺织的成长历程。他们为创业者的艰辛付出感到敬佩,也为公司的辉煌成就感到自豪。

1987年,张周市搬阳区为调整产业结构,决定上一个两万纱锭的棉纺厂。

刘太石这位原区煤炭公司的经理,一直是与煤打交道,区领导任命他为“七棉”厂长,仍兼着煤炭公司的经理。两种产品,一白一黑,两副担子,一肩一个。

刘太石来到杜坡山下,当他与职工那满怀期望而又不乏疑惑的目光相对时,他掂出了自己作为厂长的分量和责任。

1987年6月20日,“七棉”破土动工,历经四百多个日日夜夜的奔波和劳碌,1988年7月16日“七棉”投产,建成一个现代化的工厂。刘太石所付出的汗水和智慧,为杜坡山增添了崭新的风采。

1988年春天,刘太石从有关部门得知泰国明伦有限公司想把一个投资几百万美元、两万纱锭的棉纺项目放到中国──这也将是我国与泰国的第一个纺织合资项目,泰方将提供全部设备、原料,且产品包供包销。

市区领导对这个“两头”在外的项目极为重视,要求积极争取。为争得这个项目,这位“拼命三郎”曾连续两个月,几天一个来回,有时是昼夜兼程,一气跑了十几趟北京。

两个月的奔波,终于使这个项目落到了杜坡山下。一位到“七棉”的同行惊讶地说:“按常规,光是研究这个项目也得半年,再把二百四十三颗公章盖上,至少还要半年。你们四、五十天就跑下这个项目,实在叫人难以相信。

其实他们哪里知道,刘总为了审批这个项目,跑烂了一台桑塔纳,为了堵上有关部门的办事人员,吃住就在车上,随时待命,历经两个月,车也跑烂了,项目也终于审批下来了。

1988年5月12日,在泰国首都曼谷签订合资组建齐泰纺织有限公司的协议;9月7日,明伦公司总经理来厂考察;10月,齐泰纺织有限公司诞生了。

1995年冬,刘太石采购并发放为新员工改善条件的棉被。2009年夏天,刘太石在车间加装了更多通风设备,并安装空调系统。

刘太石有着非凡的吃苦精神。在他的工作日程表上从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他一年365天的时间,几乎全部用在工作上。

曾有一篇题目为《杜坡山下的“拼命三郎”》的报道【1989年4月18日《张周日报》报道】,说的就是刘太石。

企业从日本引进了先进的2112O锭全程纺纱设备,按当时国内一些单位的正常安装速度一般在一年左右。

刘太石召开班子成员紧急会议,大家达成了共识,以最快速度投入生产。就这样,他们只用了55天时间安装完并且一次试车成功。

当齐泰把第一批产品让合资伙伴观看时,对方半信半疑,还以为是从哪里借来的样品。当合资伙伴确定是齐泰生产出来的样品时,惊诧不已,不断地点头。他们当即表示每年按企业合同的分红一分钱也不带走,全部用于齐泰公司扩大再生产。

培训结束后,木子洋感慨万千。他深刻理解到,齐泰纺织能够发展壮大成为今天的规模,背后付出了无数人的努力和汗水。他更加明白,作为一个员工,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要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