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65章 潜入宫城(2 / 2)

加入书签

江朔道:“我想,可能是因为,长安、雒阳市集中所做的买卖主要是将各种奇珍异宝卖给大唐的王公贵胄,达官显贵。自然曜离他们住的地方近一些。而于阗城中少见汉族商人,所开的市集,主要为了胡商互相间交换所携带的商品,既然不是要和于阗国的王公大臣做买卖,当然是把铺子开在城墙以内,远离王城的地方为好了。”

此刻街道两边成了清一色六尺高的土墙,似乎隐隐围成了一个个里坊。

江朔道:“看到这些土墙,不禁让我想起石堡城,只不过石堡城是石头搭建的,此间是夯土而成,却都是一样的曲折诡谲。”

他们远远看见一截高墙在城中如林的矮墙低楼背后凸显出来,四面更有高耸的圆柱形望楼,可以看到有人影在城头列队巡视。想来那就是于阗宫城了。

独孤湘笑道:“难怪于阗外廓城墙建得如此草率了,外面这一大圈城墙,只是为了方便向往来客商征税罢了。靠近王城的内部部分,却建造得和中原城市的里坊一般,怕是用来加强宫城防御的。”

二人一边唏嘘一边前进,此刻街上已经几乎没有行人了,无论是行商坐贾、还是贩夫走卒都不见踪影,二人终于可以放心地施展起轻身功夫向前疾跑。

然而离开宫城城墙还有一坊的距离时,却见马蹄印到了一处坊门口便消失了,二人跳进墙内,却既不见人又不见马。

院中有几处屋舍,二人略一查看,都是空屋没有住人,一间房内有一处斜斜的矿井一般的入口,向内看却是一条黑魆魆的暗河,水面被火光照得波光粼粼。

这入口高大,竟然能容纳一人骑着马进入,江朔迈步就要入内,独孤湘拉住他道:“小心他们在

江朔道:“就算有埋伏,也不用怕。”

他方才看众将官拔刀,就已经知道这些人不过是些武夫,若论功夫也只有程千里算得高手,不过程千里的功夫和江朔相比可就不够看的了,独孤湘一想也对,便随着江朔一起顺着斜坡走了下去。

二人踏入一条地下暗河,淙淙流淌甚急,暗河的隧洞半是天然半是人工开凿的,石壁上每隔五十步便插了一支火把,尉迟曜一路点燃了这些火把,此刻尚且未熄,二人循着火把一路前进,并没有听到众人的脚步声,看来他们已通过暗河,走得甚远了。

暗河水流虽急,却也清浅,二人踏着河中露出水面的卵石跳跃前进,独孤湘忽然“咦”了一声,指着水中问道:“这亮闪闪的是什么东西呀?”

江朔也见水中星星点点,如星河倒坠一般,也觉奇怪,独孤湘伸手往水里一捞,摸出一块鹅卵石一般的白石,凑近火炬观看,只见火光几乎射穿了这枚白石,其沁润通透,直是平生所未见。

独孤湘道:“这是顶级的白玉。”

江朔若有所悟道:“我听说于阗玉石与别处不同,其他玉石都是山中开采来的,于阗的玉石却是河里捞来的,于阗有大河名‘玉龙河’,每年初春至夏从南面万仞昆仑山上奔流而下,秋后水退,河床上留下的就都是这样如卵石般的白玉。这条暗河恐怕就是玉龙河的地下支脉,因此也有白玉存焉。”

独孤湘又捞了几块,道:“可惜都太小,看着挺美,却无甚用处。”

说着又随手扔回河中。

于阗白玉其实不止出自河中,山上开采的称为“山料”,水中捡来的圆润玉石称为“籽料”,山口河中那些尚未打磨圆润的玉石则称“山流水”。今人以“籽料”温润最为珍贵,今世玉料枯竭,指甲盖大的一块籽料也动辄千金。

但唐时于阗大块的美玉还不算罕见,唐人用玉做器具,需用大料,哪怕做个牌子,这种小料也没什么用处,因此独孤湘随手抛弃毫不惋惜。如被今世藏家见了,必定顿足捶胸,懊恼不已了。

二人循着暗河走不多时,就听到“咴咴”的马鸣声,原来众人的坐骑都被留在了此处,前面的火炬不曾点燃,停在了一个狭窄仅容一人的门洞口。

暗河却依然向前方的黑暗中奔流而去,想来这暗河在地下穿城而过,有多个出入口,此处是宫城内的出入口。

二人拾阶而上,见是一间圆形小室,这种圆形的房屋只有西域城市才有,为中原所未见,想来现在是在他们方才从外面见到的城中某一个圆形高塔之内。

地上躺着两个卫士,江朔伸手一摸还有气在,应该是尉迟曜先出洞引开二人,程千里再偷袭点了二人的穴道。

塔内有楼梯盘旋向上,但见地面有水渍迤逦到了一扇半掩的木门处,看来他们直接走出了高塔,并未登上高塔。

二人跟着水迹,推开木门,见是一条甬道,这种夹壁甬道在城塞中颇为常见,江朔此刻已经悟到这条密道应该是宫城遭到围攻时撤退的路线,最远的出口只怕已到了城外,却被尉迟曜用来反向进入城中。

但奇怪的是,这种密道一般都会有重兵把守,或用巨石封堵以防敌人进入,这么简单的道理连胡商巴特列都懂得,宫城的守备又怎会如此松懈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