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三章 大战后的善后(2 / 2)

加入书签

项绍宽对金胤礽小小年纪就有了如此见解大感惊讶,说如此后生可畏,有空一定要见一见。

何祐见项绍宽说到后生可畏,便说这次战役,榆林王朱和?迎击准噶尔骑兵有功,应该为“何子奋”叙功。

众人听了都哈哈大笑,说朱和?第一次登上战场,居然跟着林玉龙打出了一个局部胜利,看来也确实有些天份。项绍宽也十分满意朱和?的表现,至少说明自己把他带在身边算是个正确的决定。至于叙功,可以交由枢密院按例办理。

不过,说到为热河战役善后,多少还是有些心情沉重。无论是项绍宽还是何祐,都觉得两个集团军训练有素,加上兵力优势,应该打出一场大胜,可惜明军伤亡也达到了万人以上,其中战死的达到三成。阵亡将士的家属都要抚恤,有功之人还要叙功授奖。按照军机处拟定的章程,凡在定永十年勋臣封爵之后再立功勋者,可以在原有基础上对世爵、世职进行升等,原无世爵、世职之人,只要军衔达到大校以上,也可以获得授予,至于原本职务低微的,甚至是士兵,只要立功得牌,都可以晋升军阶。

让人感到安慰的是,这一次在热河搭建的战地医院起了很大的作用。一万多伤亡的明军当中,有八千多人负伤轻重不等,在送医院看护之后,大部分很快康复。战地医院只有六十名大夫,主要处理刀剑外伤,康复率高除了严格执行消毒规定,伤口感染较少之外,一千多名羽林苑医护专业毕业的女护士功劳很大。很多时候士兵在负伤之后,需要更多的情绪安抚,以鼓舞他们的生存欲望,尽管护士们并不参与治疗,但对士兵们的照顾确实起到了作用。护士的酬功方案由项绍宽和鲍婧商定,给每位护士赏银十两记档,将来嫁人的时候一并支取。

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补充伤亡部队的兵员和将领。每当这种时候,就会出现激烈博弈卡位的情况。这一次两个野战军的不可逆减员——包括战死和残疾——都是千人的规模,不算太严重,正常轮戍两年之后就会补充满员。但北直隶地区的卫所军损失就大了,总计两万人的部队,减员大约三千人,需要从其它地方征调,尤其是部分指挥使、指挥同知以及分队长的缺额,让曾养性和何祐大吵了起来——何祐认为这部分职位应该由自己来组织补充,而曾养性则借着转业安置衡山镇部分大龄军官的名义,要求获得这些缺额,而衡山镇是以曾养性、马九玉的旧部为主,曾养性此举显然是要让自己的手下更多地渗透到京师周边的卫所。

项绍宽当然不可能不知道曾养性的用意,不过衡山镇目前部署在云南,地处边陲,将士思乡也是难免,若是允许将一部分大龄军官和士兵转来京师周边,也能让这些人感恩,起到收拢人心的效果。因此当场决定,由枢密院遣使到云南,协调组织挑选两千人来京,补充卫所缺额。剩余一千个缺额就由何祐安排。这么做虽然曾养性和何祐两人都有些不满,但又都能接受。

最后一个问题是俘获的准噶尔军,总数有一万三千那么多,有些是蒙古人,还有一些是西域其它族人,目前都被囚在热河大营。何祐的意思是放了这些人,任他们自生自灭,因为这些人不太可能忠于大明,而且数量太多,不但消耗粮食,还存在暴动的隐患。尚之节也持差不多的观点,觉得目前粮食调拨已经有些困难,何必再养着这些人,不杀掉已经算对得起他们了。

项绍宽自然又是不同意,觉得这么做不符合大明皇军仁义之师的行为准则,而且目前要与噶尔丹议和,想要让他来掣肘策妄阿拉布坦,就必须让他恢复一部分势力。

裕贝勒金福全于是进言,俘虏中的蒙古人,可以挑选一部分来京师,充实绿旗蒙古兵的实力,剩余的部分就分给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等人,作为他们之前被噶尔丹攻击所受损失的补偿。挑选的标准也很简单,满人本来就有一个成熟的办法:凡已经出痘的,可以来京城,尚未出痘的就不要。

这个办法让项绍宽大为赞赏,金福全于是继续提出,对这次战役当中阵亡的绿旗将领、士兵进行抚恤,并且对有功之人给予奖励。项绍宽表示同意,让金福全提报一份完整的名单上来,并且宣布,由于绿旗满洲人战损不少,决定从关外八旗每一旗挑选一百户作战有功之人,抬入绿旗,既补充绿旗的人数,也算是对关外八旗的奖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