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39章 珍贵的谢谢(1 / 2)

加入书签

“这次去得真值了!你是不知道,那人可太多了!”

“这么说吧,一天安排了五场考试,分三个大考场,每场两小时,从早上七点半,到晚上九点半。”

“你去了就知道了,真就是人山人海的……你根本想象不到华夏理科博士竟然这么多!我感觉全国的理科博士都过去了!尤其是周日那天,西林工大的校园里,随便走一圈全是认识的,街对面的牛人也不少啊!”

“你还好,是第二天考,说不定人会少一些。哎,本来我还挺有信心的,现在心里也没底了。”

“还有,试题不是考乔代数几何的,而是根据提交的简历出的题目。没错,每个人的试题都是不一样的,比如我的最后一道题就是我那个青科基金选题报告综述。”

你能想象着工作量有多大?这几天时间容纳几千人考试,每個人的题目都是量身定制的!这也就是智能时代了,放到人工智能没这么厉害的时候,谁敢这么玩?光是出题老师都得有好几千,更别说阅卷了,哪个研究所能撑得起这么玩?”

……

罗久闻坐在高铁上脑子里还想着,辛振阳跟他描述的场景。

心里很忐忑,倒不是违反了学校禁令,而是怀疑自己能不能顺利考进西林数研所。

虽然学校三令五申不能请假,但教师节这天正好有半天假,加上有辛振阳帮他打掩护,想来是没什么问题的。而且他很保险的选择了一大早的高铁,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下午两点就能赶到西林工大,考完后当天就能赶晚班车回京城。

但如果真如辛振阳说的那样,虽然有六百个名额,也不太保险。

万一笔试发挥失常就糟了。

尤其是题目量身定制这种玩法是他真没想到。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种办法是真能最有效的把那些浑水摸鱼的家伙给筛选出去。

尤其是那些擅长简历包装的,这种考试怕是能直接把这种人给考懵了。

……

几个小时的车程就在罗久闻的胡思乱想中过去。

好在当从西林下车时,罗久闻心情便平静下来。从小到大他都这样,说起来罗久闻也是出身于书香门第,他的父亲从小就教育他每逢大事要有静气。

尤其是这种能改变命运的时刻。

不过终于赶到西林工大的来到崭新而又气派的西林数研所大楼前,罗久闻还是被震撼到了。

这还真是有些过分了。

原来辛振阳那厮是真一点没夸张,按照辛振阳的说法,下午是1点半到3点半有一场考试,然后下午四点到六点就是他考的那一场,晚上7点半到九点半是最后一场。

他来到这里时,已经是才两点半。

换言之下午第一场考试才过去一个小时,绝大部分人应该还在考场内考试,但大楼外依然有数百人聚集着。

显然这些人都在等着下午的第二场考试。

一场考试都能这么多人,一天要进行五场……持续六天……

罗久闻立刻意识到,看来在他前面有五千六百多人投递简历是一点也不虚啊……

如果算上还有许多简历投了之后就被筛掉,以及有些博士、或者年轻的讲师、教授因为学校的压力没有来的话,估计西林数研所收到的简历说不定能破万。

那真就是整个华夏但凡跟数学、物理沾边的科研人都打算来碰碰运气了。

等时间来到三点,一直在大楼外专门提供的休息区等待的罗久闻看到了从大楼里出来的豆豆。

是的,就是豆豆。

虽然罗久闻没在现实中看到过豆豆,但网上关于豆豆的视频可不少。其实他一直觉得豆豆身体大部分地方用了方形的设计显得少了许多美感,但不得不承认,豆豆在网上是真的爆火。

自从它的身体被做出来之后,随便一搜,全是这家伙的身影。

“各位亲爱的国家栋梁们请安静,今天第四场考试的核验工作正式开始,大家请排成两队通过大门口的人脸核验设备进入大楼,然后直接根据指示牌到一楼左边裙楼的休息大厅等待考试。

特别注意,不要在大楼内到处乱串。大楼内涉密研究单位可是很多的,你们只有临时进入权限,万一闯进了某个加密单位,轻则取消考试资格,重则可能要担负刑事责任。

我可不是开玩笑的哦。不瞒伱们说,被我重点关注抓住的间谍现在还在京城某监狱里踩缝纫机呢。哪怕无心之失,该处理我也不会手下留情。

重点来了,我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你们的导师或者现单位再牛我都不怕,甚至可能把你们跟那个他送去踩缝纫机哦,而你们只能无可奈何。

好了,现在请排队进来吧。”

听了这些话,罗久闻下意识的抿了抿嘴巴。

这个坑爹玩意儿……

是懂怎么撩拨人的。

……

有序的排队,然后走进大楼。

不得不说西林工大,或者说西林数研所给罗久闻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从分数线上说,西林工大的确已经是跟燕北、华清,这样的超级高校差不多的学校了。但大家都很清楚学校的硬件设施可不是一年、两年就能跟上的。

更别提不管是燕北还是华清,有很多楼跟校内设备都是校友捐赠的。

华夏的高校虽然并不像国外的学校那样,每年都能从校友那里获取巨额的捐款,还能通过高昂的学费创收,主要的经费来源主要是拨款。但燕北、华清毕竟是上百年的底蕴。

不过从这栋大楼看来,西林工大在硬件方面还真不比燕北差了。

太强了!

……

此时肯定不止是罗久闻此时有如此感慨,来参加考试起码百分之八十的博士们都开始对西林更为向往。

可惜的是,六百个编制虽然看上去挺多的,但还要分给数学院一百个,剩下五百个摊到全国那么多的高校研究所来分其实并不剩多少了。

具体数据自然只有负责这次招聘的豆豆知道。

上万份简历,而且按照简历中的描述全部都是符合基本要求的。

好在豆豆本身就能链接各大学术期刊的数据库,同时还能通过各种免费的学术信息网站整合信息。

换句话说,所有投递简历的博士后、年轻讲师跟教授,豆豆都能在后台为这些人生成一份学术经历侧写。那些特别会修饰简历的家伙已经在第一轮便被淘汰掉了。

最终能获得参加笔试机会的也不过2000多人。

对于豆豆来说,纯粹是与人斗其乐无穷。

至于针对每个人的特点出一份考题,那属于基操了。

事实上了到了研究生阶段,各自的研究方向已经开始有侧重,分卷考试才是最科学的。

无非是这样太过麻烦,出卷阅卷成本太高。

但有了人工智能就不一样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