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6章 何以说吕碧城是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1 / 2)

加入书签

(一)不斐的文学成就和事业发展

"双丰收

"

誉为

"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

"的民国第一奇女子吕碧城,1883年出生于官宦之家,父亲吕凤岐进士出身,曾任过山西学政等要职。

在书香门第家庭长大的吕碧城,自幼聪慧晓事,酷爱读书,兼之又有极高的文学天赋,很快就奠定了较好的国学底子,初露才华后,尽管遭遇了不少阻力,仍豪气满满地步入文学创作及

"事业

"发展的康庄大道,取得硕果累累的

"双丰收

"。

她的文学成就不斐。不仅有《吕碧城集》、《信芳集》、《欧美漫游录》、《晓珠词》、《雪绘词》、《香光小录》等作品问世,誉为

"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

"。

代表作《祝英台近》曾感染了无数读者:

缒银瓶,牵玉井,秋思黯梧苑。

蘸渌搴芳,梦堕楚天远。

最怜娥月含颦,一般消瘦,

又别后、依依重见。

倦凝眄,可奈病叶惊霜,红兰泣骚畹?

滞粉黏香,绣屧悄寻遍。

小栏人影凄迷,和烟和雾,

更化作、一庭幽怨。

她的事业发展更如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吕碧城不仅是民国第一位女性撰稿人,第一个女编辑,还是第一位动物保护主义者,女权运动发起人之一,女子教育的先驱。

然,这样一位集大成的奇女子,人生之路却是鲜花与泪水同在,荆棘与落霞齐飞,充满了传奇色彩。

(二)人生拐点

12岁时,吕碧城的父亲黯然离世,成了吕碧城的人生拐点。

因她的父母没有生育男丁,只育下4个女孩(吕碧城排行第三,上有两个姐姐,下有一个妹妹),吕氏家族以此为由,不分给吕碧城母女任何财产。

更可气的是,与吕碧城已有婚约的夫家同村汪氏还落井下石,借此宣布退婚。

伤感之下,吕母只好带着吕碧城四姊妹到塘沽投靠吕碧城的舅舅严凤笙(时任盐课司大使)。

但个性特立独行,提倡女权主义的吕碧诚不受舅舅待见,她激进的思想与守旧的舅舅冲突很大。

有一次,吕碧城准备去天津

"探访女学

",时因教育家傅增湘于1903年创办了天津女子学堂,遭到舅舅严厉批评,要求吕碧城务必

"恪守妇道

"。

一气之下,20岁的吕碧城只身离开舅舅家,打算凭自已的才气勇闯天津。

(三) 为女权主义奔走呐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