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六十三章 出山(二)(1 / 2)

加入书签

在收购狮山县制药厂、罐头厂、汽水厂基础之上,新建位于狮山县经济开发区、年灌装能力达到四亿瓶的新工厂,三月中下旬正式建成投产。

至此,最初由朱玮兴联合沈君鹏、孙仰军等人主导的新产能建设最终建成。

嘉鸿在狮山县四座工厂总计拥有高达年产七亿瓶罐装保健品、饮料及饮用水的生产能力。

“嘉乐灵芝液”的销售趋于稳定,月销售额在一千两百万到一千五百万之间波动,也有百十来万的净利润,但灵芝液的单瓶出厂价高达五元,也就意味着仅罐装保健品业务,每年有四千万瓶的灌装能力就足够用了。

草本凉茶与茉莉红茶,在华东一区的销售年后就陷入了瓶颈,即便正积极开拓华东二区的市场,但经济发展水平落差太大,短时间内也不指望销量能带动多少。

茶饮业务,能有八千万到一亿瓶的年灌装能力,短期内就足够用了。

这与总计七亿瓶的年产能落差太大,集团想要实现整体上的扭亏为盈,任务太艰巨了。

朱祎琳年初提出发展瓶装水业务,很多人都不看好,却不想异军突起。

经过一个月的快速筹备,鸿惠堂瓶装纯净水四月正式投放市场,日销完全可以拿突飞猛进来形容,几乎每天都要上一个新的台阶。

目前谁也不敢预言瓶装水业务的瓶颈会在哪里,但对有大量产能富余的嘉鸿集团来说,绝对是天大的好事。

哪怕瓶装水业务不赚一分钱,只要能将嘉鸿集团富余的生产、运营资源更充分的利用起来,避免掉浪费,集团就有可能在下半年成功的实现扭亏为盈。

在朱鸿召的主持下,嘉鸿集团也逐步从生产、销售、物流乃至营销宣传等各个层面,加大往瓶装水业务倾斜的力度。

在这个节骨眼上,消失在众人视野里长达八九个月的张健,突然加盟瓶装水项目,在朱祎琳之下担任瓶装水公司的副总经理,负责日常管理及运营团队建设工作,就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水,骤然间掀起一阵阵遏制不住的波澜。

“你怎么可以允许张健重回嘉鸿,你是嫌嘉鸿现在太安稳了吗?”

欣虹大厦四层,星海投资会议室,一周一次的董事及管理层例会,朱金奇率先对冯薇玲发难,质问她为何没有阻止张健加盟瓶装水公司。

冯薇玲一脸无辜的看向朱金奇,说谎不眨眼睛的问道:“我也是今天才知道这事的啊,朱总你要我怎么阻止?再说我有什么借口阻止,就凭我在瓶装水公司持有20%的股份?张健倘若确实有能力,他加盟瓶装水公司,将瓶装水业务更进一步做起来,对嘉鸿,对星海难道就没利吗,我为什么要阻止?”

“………”朱金奇气得不想跟冯薇玲说话,这时候深深觉得女人就是头发长见识短!

嘉乐科技崩盘,为了促使鸿臣接手烂摊子,嘉乐科技差不多将所有资产都进行了计提,最终以零资产合并进嘉鸿集团,也几乎是诱骗张健、周健齐、罗学嘉、赵绍良等人签署委托运营协议,然后将他们踢出局去。

他们以权势压住张健、周健齐这些人不敢吭声,但如果给张健重回嘉鸿集团的机会,他能忘掉以前的旧事,兄弟相逢一笑泯恩仇?

而且重组嘉鸿集团以来,朱金奇以及朱玮兴或有意或无意,都将一批有些能力,但以往更亲近张健的中层、基层管理人员,压制住不给他们冒头的机会。

朱祎琳之前组建团队,能将徐晓冬等十五六人拉过去就相当不容易了,就算随着业务的扩大,还可以从集团内部进行人事调剂,但都是分散的,不会对他造成什么威胁。

然而,就在朱祎琳宣布接纳张健加盟瓶装水公司担任副总的当天,集团各部分,包括他与朱玮兴两大事业部,总计有六十余人同时递交职务调动申请。

嘉鸿对瓶装水公司持股仅25%,但瓶装水公司在组织架构上,仍然属于集团子公司。

员工想到瓶装水公司任职,只需要递交职务调动申请,通过批准后就可以办理辞职、入职手续。

这相当于张健刚加入瓶装水公司的当天,就直接形成自己的势力。

倘若这六十多人,都是张健从外面带过来的还好,但这六十多人都在嘉鸿担任中层、基层管理职务,对嘉鸿上下的业务以及人脉关系都极其熟络。

更关键的是,朱金奇并不清楚集团上下有多少人惦念着张健的好、旧情;更何况张健怎么可能会释怀他们之前的旧怨?

这相当于张健入职的第一天,就直接将他在嘉鸿的根,快从土壤里拔出来。

朱金奇怎么可能不急?

沈君鹏、孙仰军、袁桐他们脸色也很难看。

当初将张健、周健齐、罗学嘉、赵绍良踢出局,他们可没有办法拍拍屁股,说跟他们没有关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