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32章 棘手(2 / 2)

加入书签

“可是她不过是一个小商贩,就算是你抓到了她用私盐能如何?最多也就是罚一些银子,再进大牢里关几天就是了。”

盐铁赋税的事情,总不能从这个小商贩身上落结吧。

盛景修道,“若是没有头绪,那么小处入手就是最合适的。尤其是针对西南这边的情况。”

西南之地与京城还是有所不同的,虽然都是大离国,同属于朝廷的管辖,可是因为多年来一直以一种国中之国的状况存在着,所以,这里具体的一些情况也不能按照京城的情况来分析、比拟。

最明显的就是,在京城,由于靠近皇城,虽然是一样的律法,可是在京城的施行情况自然与地方不同。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便是去岁的时候天子施恩,下令各级官府都要给百姓在夏天分发消暑钱,并且还要在气候炎热的时候免了田间地头们农户们的活计,不允许再叫奴婢们出来干活,伺候主子等等。

这本是十分惠民的一个决策,人人都呼喊皇恩浩荡。而京城一时间也成了“避暑胜地”,百姓们都领足了消暑钱,感受着这项决策带来的好处。

但是与此同时,具盛景修所知,只要出了山海关,过了长城,离了黄河,也就是这一片中原地域,其他的地方在具体的实施上就十分的大打折扣了。甚至有的偏远一些的地方,百姓们根本都不知道有这个东西的存在。

这就是极为荒谬的一幕出现了。

而具体落实在贩卖私盐上也是一样的道理。

在京城,买卖私盐都是大罪,百姓们基本上都敢买卖私盐,不然的话,邻里举报,官兵查抄,轻一点的就是没收全部家产,在官府一律认为你所有的家产都是靠着买卖私盐攒起来的。严重一点的,甚至会直接下狱,流放、挨板子、囚禁,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只因这贩卖私盐里头有一个很重要的点——那就是往上的具体量刑是要靠官员来判断的。

这就导致了京城的官员为了害怕上面逮住这个小辫子,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从这些买卖私盐的人手里多刮一些油水,可以说是没有也要给你说成有的,有的就更不必说了,必然要给你说成严重的。

这也就导致了,在京城,百姓们基本上不敢碰这个东西,避之如洪水猛兽。

而这一情况出现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这私盐的好处并没有掌握在上面一层的人手里,自然会遭到严厉的打压。

但是在西南,这些好处是在当地的统治者手里的,所以,情况立马就不一样了——首先就是消息进不去。

在西南的偏远乡下,可能压根就没有见过朝廷的抵报,根本就分不清什么是私盐什么是官盐。

再一个,西南当地的官员都从这里头获取好处,自然也不会真正的严厉打击

而这里面就不得不提起一个十分有效的贩卖私盐的手段了——那便是自上到下,人人有利可分,有利可图,形成一个互相联系的紧密利益网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