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二百二十二 紧急召唤猛将(2 / 2)

加入书签

当然,以这个年代的工匠能力,是无法复制出与郑和宝船一模一样的船只来的,不过依样画葫芦却还是能够做到。在郑和的主持之下,金陵造船厂的三千多名工匠日夜赶工,一共制造了三艘舰船,十艘楼船,三十五条斗舰,以及艨艟、走舸百余条。全部投入水师使用的话,足可承载三万余人。

这个时期诸侯最强大的战船便是楼船,大约能够容纳六七百人不等。除了刘辩之外,刘表的荆州水军号称天下最强,拥有水师五万余人,楼船将近五十艘,另外斗舰、艨艟、走舸等船只将近千余条。

而金陵造船厂所筑造的“舰船”是仿照郑和宝船山寨制造的,只不过体积小一点,也没有那么坚固。但承载性与航行速度以及坚固性却胜出这个年代最强大的水上霸主楼船一筹,能够容纳一千士卒登船,载重三百余吨。

按照刘辩的理解,现在的金陵就是穿越前的南京,从南京顺着长江向下走上二百多里便可进入茫茫东海。再掉头北上直奔胶东,也就是穿越前的山东青岛,大概有四百海里左右的距离。折算到陆地来计算大约七百公里,折合到现在大约一千四百里左右的路程。

由胶州登陆,再向着北海国治所剧县进军,也就是刘辩穿越之前的山东潍坊境内的寿光一带,大概有三百里左右的距离。计算下来,整个行军旅程大概在两千里上下。

从陆地计算,由金陵前往北海差不多一千三百多里的距离。按照士兵每天急行军一百里计算。就算没有袁军阻击,也需要花上十几天的时间才能抵达北海城下。

而现在袁绍已经在琅琊境内层层设伏,准备“阻援打点”,要想冲破袁军的层层伏击,天知道会浪费多少时间?毕竟袁绍手下的沮授、田丰等谋士不是吃素的。而麴义、颜良也不容小觑。

尤其是麴义统率的先登营,曾经大破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将这支威震异族的王者之师几乎全歼,更是让天下诸侯侧目,皆知麴义之名。在三国这段历史上,麴义统率的先登营不逊于任何武将统率的特殊兵种。即便由高顺统率的名声显赫的“陷阵营”也不一定能稳操胜群。

虽然薛礼、秦琼、常遇春皆是能征善战之辈,但大军远征疲惫,由金陵进入琅琊之后至少走了龙、廖化、文鸯等人reads;。这些人之中,郑成功的统率能力最强,还且擅长水战,但刘辩要由东海北上,所以必须把郑成功带在身边,这样一来就只剩下了周泰、陆文龙、文鸯三人可以用。

陆文龙、文鸯武力虽高,周泰虽然熟悉水性,但却不是统率之才,用他们对抗孙坚、周瑜显然不是明智之举。所以此刻,刘辩急需一名统率能力一流的大将来坐镇后防!

“来人,把陆文龙招来!”

刘辩回到御书房坐了,向门外候着的太监吩咐一声。情况紧急,只能主动寻求爆表,然后再利用爆表特权召唤大将来坐镇后防了。

太监走后,刘辩与刘伯温商议一番,向南方的徐晃快马传檄。

命徐晃暂时放弃向交州施压,转而向西进军,与卢象升、林冲一起攻打桂阳,零陵。若是孙坚敢全力出击,本方人马也可以全力直捣他的老巢长沙。

又传下诏书一道,命顾雍升任扬州刺史,节制除建业之外的其他江东四郡,即吴郡、会稽、建安、庐陵四郡。命现任吴郡太守的鲁肃快马赶往柴桑,辅助甘宁、蒋钦二将巩固长江防线,做好迎战孙坚军的准备,毕竟鲁肃也是当年的东吴四大都督之一,统兵能力还是值得一看的!

刘辩又对刘伯温拱手道:“朕决定亲率郑成功、陆文龙、文鸯、卫疆等人,挑选一万精兵向东出海,由胶东驰援魏延。金陵这里就交给军师亲自坐镇了,周泰、关胜、廖化都留下由军师差遣。”

“微臣领命,必然誓死拱卫疆土!”

刘伯温抱羽扇领命,然后匆匆出了乾阳宫调兵遣将,筹备粮草去了。

刘基刚走,守门的御林军来报:“启禀陛下,陆文龙应召求见,此刻正在宫门之外!”

刘辩目光如炬,朗声道:“朕恭候多时,速宣!”

(今天又是周一了,紧急求推荐票与月票,大家多多支持,剑客拜谢了,嘿嘿,有打赏破0就更好了!)(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