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百零三 奉孝还是太年轻(2 / 2)
郭嘉在贬低魏延的同时,间接的也把范蠡的战功弱化了,范增顿时有些不乐意了:“奉孝此言未免有些太武断了吧?虽然我不认为范离的功劳足够大,但如果没有阴谷之战,有很大的可能会被魏延兵临国都城下。”
郭嘉束手而立,目光中全是不屑之色:“邺城内有太子坐镇,满宠、朱灵、路昭等人辅佐,还有两万兵马,再动员各士族家的门客、家丁上城防御,随随便便就能集合三四万人,凭魏延的区区两三万人马,又能翻起多大的浪花?支撑到曹子孝或者夏侯妙才分兵救援,这魏延迟早都是全军覆没的局面。”
“谁说魏延只有两三万人马?夏侯妙才在捷报里面说了,阴谷之战总共歼灭了四万两千七百多汉军,并将主将魏延俘获。若是被这样的一股兵马直抵邺城门外,定然影响巨大,导致我大魏军心动荡吧?”范增拿着夏侯渊的捷报,把阴谷之战准确的歼敌数量念诵了一遍。
郭嘉冷笑一声:“四万两千三百多?恐怕这里面虚报的水分至少接近两万吧?乐义、范离吹嘘了一顿,夏侯妙才又吹了一点,歼敌数量就翻番了。”
曹操在心里叹息一声:“唉……奉孝还是年轻啊,连续两次遭到刘辩父子羞辱,性格已经变得有些愤世嫉俗了。看破不说破才是聪明的处世之道,朕难道就不知道战报里面有虚报战功的水分么?”
但对于现在的曹魏来说,急需一场大胜来鼓舞士气,如果不会引人怀疑的话,曹操甚至不介意范、乐二人把歼敌的数量吹嘘成二十万。只是魏延手中兵力最多的时候才掌控了四万出头的兵马,吹嘘的过于厉害了反而会让人觉得太假,因此四万多人是个恰到好处的数字,既不会引人怀疑又可以最大程度的鼓舞士气,振奋军心!
“或许乐义与范离这样做,与朕的想法不谋而合,并非是二人贪功虚报,只是为了鼓舞军心。”
曹操想到这里,对于乐义和范离的喜爱之情又多了几分。能够得到两个如此深谋远虑的一文一武辅佐,看来曹魏的国祚还没衰弱,只要能够击破徐州,便可以扭转当前的颓势。
“好了,住口奉孝!”曹操咳嗽一声,轻叱郭嘉,“你又怎知范、乐二人虚报战功?大敌当前,众卿家应该同仇敌忾,岂能互相猜疑?你看程德谋就一句话也没说,日后还望你谨言慎行。”
身高官。
这样振奋人心的大捷比起阴谷之战来有过之而无不及,乐毅与范蠡当然不会再错过邀功请赏的机会,当即派遣了使者快马加鞭,花了一天的功夫赶到了相距三百多里的谯郡,把攻陷下邳的消息禀报大魏皇帝。正是这样一番错进错出之后,才导致曹操几乎在同一时间内,一前一后的收到了阴谷大捷以及攻陷下邳的捷报。
曹操喝的微有醉意,听说使者是奉了乐毅之命前来禀报,不仅有些高看一眼,和颜悦色的问道:“乐义与范离现在驻兵何处,下一步准备如何用兵?你且慢慢与朕道来,若是说得详细,必有重赏!”
风尘仆仆的使者掩藏不住脸上的笑意,喘着粗气道:“多谢陛下厚爱,小人……小人奉了乐义将军与范离大人的命令特来报喜!”
“报喜?”曹操举起酒杯抿了一口,笑吟吟的道,“阴谷之战全歼魏延的消息朕已经知道了,正在琢磨着该如何封赏两位爱卿?既然你是奉二人之命前来,那就等朕做了决定之后把好消息给二人带回去。”
使者笑容满面的道:“错了,错了,陛下你误会了!小人不是来禀报阴谷大捷的,而是从下邳而来。”
“从下邳而来?”曹操收了笑容,满腹狐疑的道,“你无缘无故的绕道下邳做什么?”
使者一脸兴奋,无比自豪的拱手答道:“启奏陛下,乐义将军与范离大人在阴谷歼灭魏延之后乔扮成汉军,急行军偷袭下邳。成功诈开城门,将徐州刺史陈群及麾下幕僚全部俘虏,并斩杀了守将糜芳,特地派遣小人前来报捷!”(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