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三大院长(2 / 2)
兴建书院事关重大,还需要从长计议,但事关领军人物方面,楚墨觉得此番可以借助一下交流大会。
第二日,楚墨和唐斐尘再次来到了昨日的地方,今天可是夫子们对学子的答疑时间。
庭院内,楚墨顿时察觉到今日庭院之人,要远远多于昨日,看来专门奔着十二夫子解惑的人不在少数。
楚墨静静的扫视庭院,在看到某个方向的时候嘴角忍不住掀起一抹笑容。
另一边,几位学子正在比试近日里写的诗词,而一旁站立着的灰袍男子正津津有味的看着比试的众人。
灰袍男子留着一缕短须,看上去有着而立之年,身上带着几分教书先生的气质,就这样静静的聆听者几位年轻学子的争吵。
突然,其中一位学子仿佛注意到了男子,紧接着道:“这位先生,你刚刚也听到了我等的诗词,可否品鉴一番,也好给我们定个名次。”
灰袍男子笑呵呵的道:“在下范希文,从其他州郡而来,恰逢遇到书院举办此等大会,顿感稀奇,前来凑个热闹,对诗词并无研究,恐怕要让各位失望了。”
那名学子明白后也没有强求,几人再次因为诗词之事争吵不休,说着还要拿到学院夫子面前分个高低。
范仲淹目光闪烁,这里才气涌动,儒家大才者也不在少数,自己既然被主公唤出,代表壕州儒家而来,就避免不了在大会上展露一番手脚了。
姓名:范仲淹
武器:文武笔、中兴剑
功法:《文正忧乐儒典》
阵营:人(儒家)
潜力:开文宫
修为:二境补身阶巅峰
简介: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谥号“文正”。
范仲淹文武兼备、智谋过人,曾做参军、县令、秘阁校理、通判等多种官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被贬。后战争爆发,担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用“屯田久守”的方针,巩固西北边防。
后被宋仁宗提拔入朝,不久发起“庆历新政”,推行改革,但新政受挫,范仲淹自请出京。后在上任途中病逝,宋仁宗亲书其碑额为“褒贤之碑”,后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魏国公。
山下道路上,一名中年文士似乎迟到般缓缓而来,只见其不紧不慢,更像个游山玩水的游者,仔细的感悟着天地间的文道之力。
如今山路上空无一人,若是有人在此就会发现,随着中年文士一步步的踏出,其周边的文道之力似乎变得越来越浓郁,甚至文道在蠢蠢欲动,仿佛在对来者表示欢迎。
书院深处的一间茅草屋被,四人正在相对而坐,两位老者,两位中年,他们正是书院的三大院长和贤阳王唐天宇。
“近些年儒家天才人出现的越来越少了,整个郓州虽有书院坐镇,但直到现在,都没有发现一个这一代儒家额领军人物,若是长期如此下去,只怕儒学会逐渐的没落啊。”
说话的是一位老者,脸上透露着一种惋惜之色。
另外一名中年接着道:“文轩兄说的不错,想当年无论是你们那一代还是我和王爷这代,天才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就说十二夫子中一半以上都是跟我们同处于一个时代的儒家学子啊。”
为首的老者道:“溪明说的不错,如今书院许彦君、时淮黎等几人虽然也是这代翘楚,但儒道也只是十二夫子的水平,恐怕找不出溪明这般人物了。”
“所以老夫才想着借助此次交流大会,广邀天下,举办一场文道比试,看看其他各州儒家学子的水平。”
“并且搬出书院的文山灵宝,看看书院是否有人能得到传承,进而创造出一名书院领军人物。”
随后似乎想起了什么,冲着唐天宇道:“王爷,不知道让你安排的考验可否安排完毕。”
唐天宇笑着道:“放心,我已寻得合适的人选,这次比试就以名胜古迹为名,写出一篇文章,我以命他早作准备,想来没有什么问题。”
“如此作弊行径,希望能有人超越他吧,不然我们可就真的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