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章 腊月生意忙(上)(2 / 2)

加入书签

这玩意的价格和猪肉差不多,就知道这玩意的金贵。

嗯,中国人衡量物价的等价物就是猪肉。

这玩意比较稀少,方承枫挖的黄精大部分都卖给了村里的胡医生。

这玩意需要很多的步骤才能成为名贵的中药材,这涉及到方承枫的知识盲区了。

况且胡医生的收购价在十里八乡都很公道,不到两百斤的黄精换来小三百块。

加上葛根、核桃之类的,农历新年还没开始,家里都收入朝着一千奔去了。

乐的母亲都扯了几匹新布,趁着晚上的时间去大伯娘家借缝纫机做新衣服呢。

最起码这个新年所有的孩子都有一身新衣服。

这仅仅是收入,之前陆陆续续抓了不少鱼,一部分或吃或送人了,还有很大的一部分都腌制成咸鱼了。

这要是过年来亲戚,妥妥的一道硬菜。

冬笋干、红枣等,都是受欢迎的零食。

随之而来的就是自己这个老七的地位都快赶得上三哥了。

但真正的收入还没开始呢?

山上那一屋子的柿饼,还有隔壁黄奶奶家的几百斤的毛栗子。

这就是方承枫想到的最短的时间内先解决家里的温饱问题。

山上挖山货基本上都结束了,剩下的就看这些柿子和毛栗子了。

......

腊月到了,过年的氛围一下子就多了起来。

不管在什么时候,只要是新年,哪怕再穷,大家伙都会拾到拾到,争取过一个幸福的新年。

一年中省吃俭用就是为了这时候。

说到这里,就不说不说上阳大队的习俗了。

上阳大队坐落在龙眠山,位于中东部地区,属于秦岭淮河分界线,背靠大别山山脉。

自古以来这地方就是连接中部和东部的交通要道,连县志上都明确记载了。

明清时期,这地方是整个华南地区的七大茶马古道之一。

这地方有一种古老的交易模式,就是赶集。

按照农历的三、六、九的日子,不仅上阳大队,周边大大小小的十来个大队都会来赶集。

辐射周边二十公里的范围,那场景和规模,没见过的人都无法想象。

它的存在还有一段传奇的故事。

在最严厉的人民公社时代,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搞的是集体经济。

不准人们做生意,不准私自进行商品买卖。

不然一顶资本主义的大帽子就扣了下来。

周边不是没有其他集市,但都在这种氛围下渐渐地消失。

上阳大队的集市是个例外,自古以来它的名气大、影响广,而且地理位置也较适中,处于四县交界处。

据老一辈说,当时那些人想打掉该集市,但是呢,打了多次没打掉。

最后甚至报告到省革委会,省里考虑到如果打掉这个集市,农民的一些生活用品上哪儿去买;生产队的农用物资,各种生产设备,又上哪儿去采购?

到时不还得在集市上购买,如果真的取缔,不利于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

农村中的许多小集市都打光了,再打掉这个集市,那影响可就大了。

取缔是不行的,再一个来说,当时来交易的都是农民自家生产的农产品,只要没人搞投机倒把就行。

就这样,方圆几十里,就保留了上阳这个大集。

甚至在几十年后,这个集市一直没有消失,算是见证了整个上阳的发展。

腊月开始,每次的三六九集市,都是做小生意的狂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