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9章 李自成的气运(2 / 2)

加入书签

在赵安说完之后,赵石也对着赵二虎的墓碑絮絮叨叨的说了很多话,许久之后,赵安一家人才离开了赵二虎的坟前。

……

正当赵安在赵家镇祭祖,沉浸在自己又有了一个孩子的兴奋之中时,北方的李自成与张献忠二人,也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崇祯十三年(1640年),李自成迎来了自己最重要的一位谋士——李岩。

李岩原名李信,河南开封府杞县人,天启年间的举人。

他的父李精白曾经是大明高官,曾任山东巡抚加兵部尚书衔。

但是崇祯初年,他的父亲被划入了魏忠贤的阉党,于是在魏忠贤谋逆案中被定罪,罢官为民。

在明末官场中,这样因为党争而罢官的人有很多。

因此,李精白在家乡的名声并不坏,虽被削职为民,但李家仍是杞县的数一数二的乡绅财主。

李岩读书很用功,年纪轻轻就中了举,除了读书,李岩还喜欢练武,可谓是一个文才武略的少年公子。

李岩生性慷慨豪爽,常常周济穷人,又爱打抱不平,伸张正义。

他的性格像一个江湖侠士,很喜欢结交朋友,李岩在杞县名声很好,当地百姓都称他为“李公子”。

明末的河南,天灾四起,饥民遍地。

眼见着百姓因为灾祸活不下去,李岩前往县衙请命,望官府能赈济灾民,但是杞县的宋县令身为当地的父母官,却并不在乎百姓的死活。

对于李岩的劝谏丝毫不放在心上,好似并不知道外面饿殍遍地似的。

李岩虽说有功名在身,但是却也不能强逼宋某赈灾,李岩回到家中,将家里的余粮都拿来救济灾民。

但他一个人的力量在天灾面前,始终杯水车薪,于是李岩写了一首《劝赈歌》,希望可以劝勉各大富户都出一份力,救救百姓。

然而人都是自私的,如李岩这般仁慈侠义之人毕竟是少数,大部分的富户都等着百姓活不下去之后,继续兼并农民的土地。

所以不管李岩如何呼吁,响应的人仍然少之又少。

最终在朝政的黑暗,官员的腐败冷漠,以及周遭人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下,李岩选择了投靠李自成。

李自成得李岩,如同刘邦得张良一样。

李岩迅速为李自成制定了“均田免赋”的宣传政策,李自成用李岩之策收拾民心,很快就将队伍扩展到了数万之众。

并且如烈火燎原之势,飞速的中原大地上传播。

不仅如此,李岩还为李自成引荐各种人才,比如崇祯十三年(1640年)冬,经过李岩引荐,牛金星也加入李自成军中。

牛金星建议李自成“少刑杀,赈饥民,收人心”的战略方针,为李自成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正是由于李岩与牛金星的加入,补上了李自成军中缺少谋士的短板,在实力飞速扩增之后。

崇祯十四年(1641年)正月,李自成决定,趁着新年之际官军缺少防备,率军攻打汝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