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83章(1 / 2)

加入书签

沈婉儿直接拉着明宣礼出去了,以前怎么没发现他还能这么婆婆妈妈的呢?以前的雷厉风行呢?原来的杀伐果断呢?

沈婉儿拉着明宣礼从小门去了隔壁的院子,找了个没人的角落,压低了声音跟明宣礼叨叨。

“你怎么回事儿啊?”

“什么怎么回事儿?”

“没怎么回事儿你跟田大夫那么说话。”

明宣礼是王爷,老田现在就是个普通的村医,可是,老田算是看着他长大的。是明宣礼敬重的人,刚才那态度,确实有些过分了。

要不是沈婉儿捂嘴捂得及时,那些话要真说出口。就老田那针眼儿似的心眼子,有的是机会整他。

“我那不是着急闺女么。”

“就是蛰了一下,你至于吗?”

“那也是你闺女,你就不着急?”

“这才哪儿到哪儿啊,就着急。”

“你没听见她哭成什么样了吗?”

“何止是听见了,我还看见了呢。”

“那你就这么无动于衷?”

明宣礼不可置信的看着眼前的女人,这还是那个温婉贤淑的王妃吗?平时不是最疼她了吗?怎么都没见她心疼呢?

“这么点儿小事儿,我还得哭天抢地的折腾一番不成?”

“你!”

明宣礼十分不理解,为什么会是这样!只觉得心口憋闷不已,衣袖一甩就走了。

沈婉儿看着那个怒气冲冲的背影,觉得莫名其妙。孩子的磕磕碰碰多了去了,再矜贵的身份,再多下人围绕,都免不了出些状况。

被马蜂蛰这种事情,哪里算得上是什么大事?至于反应这么大吗?

沈婉儿也转身回去了,都说女人动不动就生气,怎么他一个大男人还这么小气。

明珠这一睡,就睡到了傍晚。

“五儿,你不是说没啥事儿啊,这怎么现在还没醒啊?你这医术行不行啊?”

李氏第十八次去屋里看明珠了,看完出来都得问小五一遍,从信心满满的解释,到现在都懒得回答了。

“没事儿,那会儿我又去看了一趟,肯定没事儿。”

到饭点了,仨老头儿和明宣礼就都过来了,正巧听到李氏第十八次质疑小五的半吊子医术,顺口就解释了一句。

“那怎么还没醒呢?”

“累了呗,疯跑了半天,又哭了半晌,大人都累得慌,别说是个小孩子了。”

老田今天格外的有耐心,哎呀,随手收的徒弟——小五,配的药比他这个师傅还要好一些,他开心了,耐心就多了。

就是……这药劲儿有点儿大,那么一点就睡了这么久,回头得跟小五说说,改改剂量。

正说着呢,沈婉儿就抱着明珠从屋里出来了,明珠睡眼惺忪的样子,手上被马蜂蛰过的地方已经消肿了。

“哎呦,终于醒了,我还以为小五把明珠给治坏了。”

李氏狠狠松了一口气,没事就好。

“小五叔叔,槐花呢?”

小不点儿人还没睡醒呢,还想着槐花呢。

“小四叔拿去做好吃的了,一会儿就能吃了。”

小五捏捏明珠的小肉脸,说了一句。

明珠当即就挣扎着要下地,沈婉儿刚把她放下来,就直奔灶房去了,没一会儿就端着个小碗出来了。

这个小木碗是胡旺用花椒木特意给明珠做的,外头还雕了浪花儿,打磨得很光滑,还有配套的木勺和木筷。

碗里放了个刚出锅的大包子,小明珠屁颠颠的出来,找到自己的小椅子,鼓着小脸儿给包子吹气 。

小四叔叔说了,包子还烫,得吹吹再吃。

家里人都在,看着这么个小娃娃,做什么都觉得可爱。

“娘,成亲的媒人还是找王媒婆吗?”

张莲忽然问了一句,日子越是临近,事情就越多。好在李氏有先见之明,成亲的东西是打小就开始准备的,现在就是准备些吃穿用度就好了。

“是,上个月就跟王媒婆说好了,她十七那天就来。”

说到这儿,李氏压低声音,凑到张莲耳边。

“我是多说了喜钱,她才答应的。”

张莲偷笑,就胡旺那闹腾劲儿,王媒婆怕麻烦不想来也能理解。

王媒婆:你男人也没好到哪里去。

“成,回头您跟我说一声,我提前准备好。”

李氏点点头,心情十分愉悦,哎呀,有个操心的人就是好呀。老大成亲的时候,那忙得脚打后脑勺,分分钟都要发火儿。

哪有现在的好心情啊。

其实,李氏去请的时候,王媒婆是拒绝的。

胡兴和张莲是她给保的媒,躲不过去;胡旺和文小点是她没有吸取教训。

这次她要是再答应,那就是她脑袋不好使。

可是……李氏给的太多了。放着银子不赚,那才是真的脑袋不好使。

五月十七,王媒婆下午就被胡兴接到了小坎沟,还是住的饭堂西边儿那间屋子。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

外头热热闹闹的,胡家本家来帮忙的,正被张莲指挥着忙进忙出。有小四在,也不用再另找大厨了。

文小点和小四,带着几个人在厨房里准备明天要用的菜,有些肉要提前炖好。肉丸子、肉馅儿也得提前准备上。

还有要用的鸡鸭鱼这些,都得提前杀好,处理干净才行。明天一早,三爷爷还要熏出来,中午还要摆上桌呢。

“莲儿嫂子,鸭蛋给你放哪儿?”

余苗苗领着小叔子,小叔子推着平板车,平板车装了十几个坛子,坛子里是她独门秘制的咸鸭蛋。

“哎呀,都忙懵了,还得劳烦你给送一趟。”

张莲连忙迎上去,从袖口里掏出来早就准备好的荷包,顺手就给余苗苗塞过去了。这是李氏特意嘱咐过的,亲兄弟明算账,该是多少就是多少,这也是这么多年,他们还能如此融洽的原因之一。

“知道你忙,几步路的事儿。哎,这个你拿回去昂,就几个鸭蛋,哪还能要钱呢?”

“那不行,这是咱家得规矩,可不能坏在咱俩手上。”

“行,那我就收着。”

张莲把家规都搬出来了,余苗苗也只得收着,不过,回去还得问问恩阳,家里是不是真的有这条规矩。

要真有,那以后各家来往也得注意些分寸。

“来几个人,帮忙把坛子搬到灶房去。”

张莲随手点了几个人过去,十来个坛子,一趟就搬好了。

这会儿就看出来家里人口多的好处了,有点活儿,嘁哩喀喳的就都干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